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1课时 数数 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34、35页内容及第38页练习八的第1、2、3、4题。
内容简析
例1 让学生在数出数量是100以内物体的个数过程中,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在数数的过程中感知数的大小。
例2 通过让学生摆小棒的过程,理解整十数的组成和一般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
1.能熟练的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百”,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2.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和估数的意识,体验与同学交流自己个性化做法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法与学法
1.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习,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能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营造一种平等互助、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导入法:播放课件,结合课件情景图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去过美丽的大草原?在美丽的大草原上,小精灵赶来了一群羊。让学生观察情景图,数一数,有多少只羊?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从而总结出10个一是十。
继续播放课件,草原上又跑来了一群羊,数一数,这么多的羊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数呢?由具体情景问题导入课题。
【品析:通过情景图设置问题,让学生完成数一数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发展学生数数的能力。】
活动导入法:我们班一共有47名同学,如果用1根小棒代表一个同学的话,需要多少根小棒?(学生回答:47根)
让学生们利用课前准备的学具独立数出47根小棒,在学生数的过程中,老师巡视指导,并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数法,可能的答案是一根一根数、二根二根数、五根五根数……在数数的活动中导入课题。
【品析:明确的目标驱动,使学生向往积极的操作活动,也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真实水平,再通过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数数的方法多样性。】
游戏导入法:数手指游戏,先数一数自己有几根手指,同桌两个人一共有多少根手指?小组成员一共有多少根手指?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数数的结果,并介绍一下自己是怎样数的,怎样数更准确呢?
【品析:通过有趣的游戏导入课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数能力。】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阅读例1。
让学生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l0根用橡皮筋捆成一捆(学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就是十)
再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两捆是多少?
两捆就是两个十,即二十。
如果再接着数出九根,现在一共是几根?(二十九根)
现在有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三十根)
满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三捆)
3捆小棒是3个十,即30,4个十是多少?5个十是多少?6个十、7个十、8个十、9个十呢?10个十是多少?
【品析:通过数数的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数数的过程,感受到10个十是100,并通过交流各自的数法,了解数数的方法和数的顺序。】
2.阅读例2。
利用学具摆出46根小棒,在摆之前提出思考问题:46这个数和20、30、40等数有什么不同?你能摆出来吗?在全班交流摆的结果。
播放课件,46根小棒的摆法,提出问题:(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 )。(4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四十六)
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说法:四十六里面有4个十和6个一或四十六由4个十和6个一组成。【品析:让学生在动手摆的过程中了解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数的组成,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对数的组成有了深入的认识。】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教学例1时,学生对数数和数的顺序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通过动手操作完成对例2数的组成的教学活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能更容易理解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质疑一:在教学例1时,数出小棒一共有多少根时,一根一根地数和十根十根地数,哪种方法好?
学生讨论,得出在小棒的数量比较多并且摆放没有规律时,不能一下看出小棒的个数,那么十根十根地进行计数比较有条理,不容易数错。
质疑二:两位数都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吗?
解答这个问题可以列举出几个两位数,让学生用例题中学到的方法用小棒摆出这些两位数,通过摆小棒,可以看出两位数十位上是几,就可以摆出几捆小棒,个位上是几,就再摆出几根小棒,由此就可以得出:两位数都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品析:通过两次质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这样做不仅满足了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欲望,突破了为什么要用“十”来表示的难点,还很好地体现了数学中的优化策略。】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学生进行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对数数、数的组成有更清晰的认识,能更好的理解10个十是一百,100以内的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一下,看看哪里有我们今天认识的数?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节课主要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获取新知,利用数小棒体会数数的过程,并对数的顺序有了初步的感知,在摆一摆的过程中,直观理解数的组成,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本节课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数、摆、说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从而达到人人想学、爱学、乐学的目的。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学习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数数 数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