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第2课时 简单的计算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57页内容及第59页练习十三第1、2、3、6题。
内容简析
例5、例6 人民币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换算,元和角的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
1.掌握人民币的计算方法,能教学简单的计算。
2.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热爱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教法与学法
1.采用实物演示法和引导发现法让学生去学习新知、巩固练习、合作交流。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摆人民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他们的思维,并运用观察法、对比法完成本节课难点的突破,让学生在动中学知识,乐中长知识。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活动导入:上一节课认识了人民币,利用手中的学具人民币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练习题,并在全班汇报结果,评选出最佳小组。
1.1张5角可以换几张1角?
2.一张10元可以换几张1元,还可以换几张5元?
3.一张1元纸币和两个1角的硬币是几元几角?
在小组汇报结果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教师对方法梳理归纳,导入课题。
游戏导入:课前利用商品的卡片,在教室布置一个模拟超市,老师扮演售货员,让学生进行一次模拟购物的游戏,在购物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付钱和找零的过程,在购物的情景中,导入课题。【品析: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从学生实际经验入手,激活学生的思维,把生活中的经验转化为知识。】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所示例5,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解决例题中的问题,1张1元的可以换成10张1角的,所以1元2角=12角,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换算的过程和方法,并让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即12角=1元2角,由此完成18角等于( )元( )角的换算。
应用学习的方法解决下面问题:
5元3角=( )角 7元5角=( )角
23角=( )元( )角 68角=( )元( )角
教学例6的过程中,通过播放课件,直接出示商品及价格标签,先让学生把自己认识的价格说给同桌听,再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独立解决问题。
1.有几种气球?它们分别要多少钱?
2.你最喜欢哪两个气球,要是买这两个需要多少钱?
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小组代表交流集体订正,教师适时指导、点拨、释疑。
【品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再采用合作方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带动。】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本节课学习了人民币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换算方法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让学生在小组内回顾交流自己的收获,教师提出质疑,深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质疑:例5中1元2角用1张1元的和2张1角的表示,你还能用其他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表示出1元2角吗?
学生动手摆一摆,用两张5角的和2张1角的可以表示1元2角;用12张1角的也可以表示1元2角,由此可以得出人民币的组成可以有多种方案。
【品析:通过质疑,让学生用不同方案表示人民币的组成,为进行人民币之间换算和在实际生活中人民币的应用打下了知识基础。】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能独立完成一次购物吗?
在师生共同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认识了人民币,会花钱,但是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然后衔接下节课提出的问题:带50元钱,到商店去看看正好能买哪些东西?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在导入课题时,布置的模拟超市,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旧知的复习和新知的探讨、学习。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人民币间的换算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趣味性,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简单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