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4 找 规 律 (4)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4 找 规 律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18 16:3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找 规 律
第4课时 找 规 律 (4)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页例5的内容及练习二十7、8、9、10、11、12、13题。
内容简析
例5 应用本单元所学找规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发现物体有规律排列的方法。
2.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运用物体或数字排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1.本节课主要采用动手操作、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游戏、尝试、探索、练习、实践操作过程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在课堂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课件导入:播放课件,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规律呢?利用手中的学具卡片摆一摆,看看小红掉的是哪两颗珠子?
游戏导入:每个学生用手中的彩笔画一幅有规律排列的图案,比一比,谁设计的图案最漂亮?让学生在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排列规律。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引领学生观察例5,先找一找手链上的珠子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这串手链从左侧开始是按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规律排列的,按照这个规律分析,最后面只有一颗黄色的珠子,说明少了什么颜色的呢?然后摆一摆看看符不符合它的排列规律。
最后面的珠子只有一颗黄色的,说明少一颗黄色的珠子和一颗蓝色的珠子。通过了一系列的活动,由浅入深,一步一个脚印,层层递进,解决了这个问题。
【品析: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例题中的规律,再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例5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叙述找出珠子排列规律的思路和方法。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归纳总结。
质疑一:你能为自己设计一条漂亮的手链吗?说一说你的想法并画一画吧。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先确定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把这几种颜色按一定规律排列,用彩笔在纸上画出来。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会用找规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了吗?”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找事物排列规律的方法。方法:先把事物或者数字进行分组,然后找出重复出现的部分,就能看出排列规律了。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示例: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在猜一猜、动手摆一摆、说一说、演一演等丰富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断加深对规律的认识。
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受课堂时间和大班型的限制,很多学生踊跃举手了,面对一双双急切渴望的眼睛和一声声“老师,我”,却无法一一满足他们渴望被提问的小小愿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不断改进,给每个孩子展示自我的机会。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找规律(4)
利用规律解决问题:2颗、1颗为一组有规律排列
掉落了一颗和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