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33~51页。
知识梳理
内容
重点知识
数的认识
数数
数的组成
读数、写数
数的顺序
加、减法
比较数的大小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对应的减法
复习目标
1.能够熟练并正确的读写100以内的数。
2.进一步理解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能正确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4.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复习重难点
1.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3.数位的意义。
4.探索例7的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复习方法
新课标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以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的核心是注重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注重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和学生个性的发展。本节课主要采用:动手实践法与合作学习法相结合,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并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复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问题引入法:应用本单元所学的计算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口算练习(写在练习本上)。
30+8= 26-6= 55-5= 90+9= 45-5= 31-1=
80+4= 60+6= 48-8= 80+6= 77-7= 24-4=
【品析:这种导入方式,直接将学生引入课堂,巩固本单元所学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的思维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
谈话交流引入法:
1.这学期我们认识了哪些数?
2.关于100以内的数,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为:数数、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数的顺序与比较大小等。
3.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些内容来复习100以内的数。
【品析:回忆是学生不断进取与再现已学内容的过程,通过回忆,激活学生头脑储存的知识,通过对知识的再现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二、回顾整理 形成体系
1.复习数数、数的组成。
引导学生数100以内的数,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五个五个地数,还可以十个十个地数。利用学具出示5捆零4根小棒,怎样能又快又准确地数出小棒的根数呢?要让学生理解数这些小棒时,要先十根十根地数出有多少个十,再一根一根地数出有多少个一,5个十和4个一组合在一起就是54,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复习了数的组成,让学生同桌之间反复练习数小棒的过程。
2.复习写数、读数。
不管是读数还是写数都要认识数位,从右往左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例如:83读作八十三,九十九写作99。
3.复习数的顺序、大小比较。
怎样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呢?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例如:89<98,75>72,让学生在比较时说出比较的方法。
4.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计算40+7时,想4个十和7个一合在一起是47,所以40+7=47,还可以从40开始数7个数,结果是47。
【品析:首先让学生复习写数和读数,接着,教师以此为基础,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回忆,使零散的知识串成线,使知识系统化。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学习材料变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而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面向全体,查漏补缺。】
三、探索实践,强化提高
1.填空:与80相邻的两个数是( )、( ),分别读作( )、( )。
根据数的顺序,想一想80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分别是几,读数时从高位读起。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2( )<32 5( )>55
根据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可以知道,第一组数前面一个数十位上的数比后面一个数十位上的数小,所以前面一个数的个位上可以任意的填数;第二组数前、后两个数十位上的数相同,所以前面一个数个位上的数要比5大。
3.公共汽车上原来有48人,下去8人后,车上还有几人?
公共汽车上原有的人数和下去的人数已知,要求车上现在有几人,用减法计算。
【品析:在解答过程中,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全班汇报时不仅说出结果,还要说出解题过程,让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有了清晰的脉络。】
四、评价总结,提升能力
1.本单元我们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你学到了哪些关于100以内数的知识?
2.你能应用本单元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吗?
【品析:通过总结,让学生再次回忆所掌握的知识,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根据知识安排的顺序,有层次的组织学生进行复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数学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个过程。
我的反思: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