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19 10:3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民币的认识、人民币的兑换以及简单的计算。
知识梳理
内容
重点知识
人民币的认识
不同面值人民币的认识
人民币的兑换
简单的计算
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
人民币之间简单的计算
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目标
1.加强学生对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的认识,总结出不同面值人民币的互换的方法。
2.培养学生用不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购物,并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能准确无误的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掌握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换算的方法。
2.应用人民币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复习方法
1.通过回顾与整理,帮助学生理清本单元所学内容,进一步掌握人民币之间换算的方法,提高学生应用人民币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设置的情景中练习交流、回顾提升,并掌握方法。
复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问题引入:在认识人民币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本单元所有知识。
【品析:由问题引领学生直接导入课题,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谈话交流引入法:在认识人民币单元,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再进行全班交流。
【品析: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回顾,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基本知识复习
复习教材,想一想:人民币有几种单位?请从大到小排列。(元、角、分)
从大到小说说人民币的面值。
元: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角:1角、5角。分:1分、2分、5分。
◎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
1元=10角 1角=10分
由此可得:1元=100分
【品析:先让学生通过复习教材、小组讨论引起对旧知回忆,自主汇报,然后再通过设置问题,进一步加强对人民币相邻单位之间进率的认识,养成及时总结归纳的良好学习习惯。】
2.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换一换
100元的人民币,你能换成其它面值的人民币吗?
可以换多少张50元的?多少张10元的?多少张20元的?
一张20元的人民币可以怎样换?
可以换多少张1元的?可以换多少张5元的?还可以换多少张10元的?多少张5元的?
(2)算一算
5元2角-1元8角=
第一种算法:先用2角-8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是10角,12角-8角=4角 4元-1元=3元,3元+4角=3元4角。
第二种算法:5元2角=52角,1元8角=18角,52角-18角=34角=3元4角。
在算钱时,一定要注意: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3)买一买
利用课前发的纸币学具,在购物活动中,我们用它来充当人民币。老师扮演营业员,利用商品卡片设置模拟超市,每个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种或两种物品,先想好需要花多少钱,应该找给你多少钱?想好了,就可以购买了。
◎学生独自完成购物活动
三、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模拟购物活动
  全班分成8个组,2个组的同学当售货员,其余当顾客。利用课前准备的商品卡片布置模拟超市,各小组轮流购物。
要求:
1.确定自己要买的东西,列出购物清单。
2.选好物品,利用学具人民币完成购物。
3.集体交流:学生汇报自己买了什么东西,一共用了多少钱。
4.同学互相提问,如“你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教师适时进行理财观念的教育。
【品析:在数学熟悉的购物情境中,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评价总结,提升能力
1.回顾自己本单元的学习和收获,你对自己满意吗?
2.把每次的购物经历做好记录,并与同伴分享。
【品析:通过学生进行经验的相互交流,使学生所学知识理解更加深刻,同时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也得到提升。】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在“小小商店”里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把整个单元的知识点以及重难点完成了一次突破,一方面我们复习了人民币有关知识,运用百以内的加、减法进行人民币的计算;另一方面,通过同学的活动,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把它解决。大家相互谈一谈自己在这节课中的收获。
我的反思:
【品析:本环节中我们采用算一算、换一换、买一买轻松演练形式完成了对人民币认识的复习,不同单位间的换算以及购物活动的设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激发创新潜能,提高了学生应用人民币的实际能力,切实达到本环节知识与能力双项强化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