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19 10:3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运算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运算第(60~61页)。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教学了加法的运算律及其相关简便运算后学习的。对于乘法的交换律,学生学习表内乘法时有了初步体验,知道根据同一幅图能列出两个乘法算式,知道互换乘数位置得数相同。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验算方法时,知道互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教材对乘法交换律的编排与加法交换律类似,也是由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引出一组算式,让学生初步理解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再让学生通过举例,经历分析、综合、抽象的过程,得出乘法交换律并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的编排与加法的结合律相似,但对学生探索的要求有多提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课:
  1、学习乘法交换律:
  演示例题图,谁能用数学语言说说图意?
  (一组5人踢毽子,3组一共有多少人?)
  把算式写在自己的本子上,全班交流:
  (1)3×5=15(人) (2)5×3=15(人)
  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乘数相同,位置不同,积相等)
  因为积相等,我们就可以把这两个算式合写成一个等式,谁能把它写出来?
  (3×5=5×3)
  读一读,这个等式,问:类似的等式你还能说几个吗?
  ……
  说得完吗?那你有什么好办法?
  板书:a×b=b×a
  指出:这是乘法运算中的一个规律,知道叫什么吗?(板书:乘法交换律)
  2、学习乘法结合律:
  演示例题:华风小学6个年级的同学参加跳绳比赛,每个年级有5个班,每班有23人参加。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请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可能有的结果:
  (1)6×5×23 (2)5×23×6
  =30×23 =115×6
  =690(人) =690(人)
  (3)6×(5×23) (4)6×23×5
  =6×115 =138×5
  =690(人) =690(人)
  评讲这几种方法:
  方法一先算的是多少个班级,再算全部
  方法二先算的是一个年级参加的人数,再算全部
  方法三也是先算多少个班级,再算全部
  方法四先算6×23意义不好说,所以不提倡
  比较方法一和方法二,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交换了6和23的位置,……用到了刚学的乘法交换律)
  比较方法一和方法三,它们有什么联系呢?(三个乘数没变,位置没变,但乘的顺序变了,积没变。)
  想一想,这又是乘法中的什么规律呢?
  随学生回答板书:乘法结合律
  谁能用字母来表示这一规律?a×b×c=a×(b×c)
  3、学习试一试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
  (1)23×15×2 (2)5×37×2
  学生先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讲评时注意书写的规范,并要学生能说出各是用了什么运算律?
  二、完成想想做做的部分练习
  1、先填空,再想想应用了什么运算律(题略)
  注意最后一题:13跑到了前面,那肯定是用到了乘法交换律,本来是没有括号的,那就是先前面的,后面的算式在后面多了个括号,那就变成了先算后面的,这就用到了乘法结合律
  2、比较上下两题,你更愿意算哪题?算一算
  3、你能很快说出每束气球上三个数连乘的积吗?
  先是同桌互说,再是指名说。其中最后一束,要让学生比较多种方法都比较简便的时候,选择最简便的方法
  三、布置作业:
  练习十第2、4题
  课后小记:
  这课在教学的时候感觉比较顺,学生很容易接受。在作业中发现,类似于想想做做第1题最后1题的题目,学生做不好,往往是只写了一种运算律,或者是两种都写到了,但写成了“乘法交换结合律”这有必要的示范与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