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
通过系统的整理和练习,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有关三角形的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熟练完成练习。
指导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地解答有关习题。
2、难点:指导学生有序地思考。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整理知识
提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掌握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当加以补充、小结,使本单元的知识系统化。
二、完成练习十三的题目
(一)不同三角形的特征
第7题
(1)三个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请你想办法验证和判断。
(2)让学生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交流: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你是怎样画底边上的高的?
第8题
出示题目,明确题目要求。
学生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为什么前两个可以直接判断,而第3个却不行呢?帮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按角分类的要求。
第9题
引导:大家在三角形里先画一条线段,看分成两个什么三角形;想想还可以怎样分,又能分成两个怎样的三角形。
交流:你是怎样画线段的,分成的是什么三角形?
提问:你认为在直角三角形里画一条线段,可以有哪些画法,分成两个怎样的三角形?
(二)内角和与等腰三角形
第10题
让学生列式计算,然后和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方法。
第11题
(1)让同桌学生合作,每人用完全一样的两块三角尺按要求拼一拼,并尝试操作每项要求有哪些拼法。
(2)教师任意画一平行四边形。
提问: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三)三角形的边长关系
第13题
提问:求篱笆的长是多少米,就是求的什么?
让学生独立计算篱笆的长度。
第14题
明确要求,让学生自己摆一摆,记录摆成的三角形。
交流:你是怎样摆的?
你有办法想到所有的摆法吗?说说可以怎样想。
三、全课小结
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