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的能量流动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什么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怎样?
⑴、太阳能进入第一营养级:生产者光合作用将太阳光能固定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⑵、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中:
①、一部分:生产者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生命活动,继续储存在有机物中。
③、一部分:随残枝败叶被分解者分解
④、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取,流入第二营养级。
⑶、能量在第二、三、四营养级中的变化,与第一营养级大致相同。
3、能量流动的特点
⑴、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的。
⑵、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
⑶、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只有10%~20%能够流到下一营养级。
4、研究能量流动有什么实践意义?
⑴、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⑵、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二、应会知识点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2、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地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3、在能量金字塔中,营养级别越高,能量就越少。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
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⑴、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⑵、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⑶、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⑷、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二、应会知识点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3、碳循环与温室效应有关
4、硫循环与酸雨有关。
5、生产者和分解者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6、生产者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重要作用。
7、二氧化碳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主要形式。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种类的信息?
⑴、物理信息:指生态系统中的声、光、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信息来源:无机环境、生物。
⑵、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性外激素等,可以传递信息的代谢产物。
信息来源:生物
⑶、行为信息:指动物的可以体现为行为信息的行为特征。
信息来源:动物
2、什么是信息素?
指昆虫、鱼类以及哺乳动物等生物体中存在的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
⑴、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⑵、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⑶、生物中间关系的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离不开信息的交流。
二、应会知识点
1、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⑴、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⑵、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
⑴、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了计划生育工作。
⑵、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
⑶、2001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⑷、我国人口发展目标
①、2010年,人口要控制在13.6亿以内(不包括港、澳、台)。
②、2020年,人口要控制在14.5亿以内(不包括港、澳、台)。
③、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15亿左右),后缓慢下降。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
⑴、对粮食需求增大,要求开垦土地,必然破坏植被。
⑵、需要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质等多种自然资源,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⑶、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间,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⑷、淡水缺乏。
⑸、环境污染加剧。
3、我国人均占有资源情况
⑴、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耕地三分之一。
⑵、人均淡水不足世界人均淡水四分之一。
二、应会知识点
1、生态系统破坏因素:
⑴、自然因素:火山、地震、台风、流行病毒等
⑵、人为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
2、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⑴、影响因素
①、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开发,超过再生能力。
②、工农业、城市布局不合理。
③、环境污染严重,超过自净能力。
④、人口增长过快,生态负担加剧。
⑵、危害:植被破坏,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温室效应,臭氧层损耗,酸雨等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二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2、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就是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3、生物多样性有哪些价值?
⑴、直接使用价值:
①、药用价值:人参、三七、鹿茸、蝉蜕、海螵蛸、五灵脂等。
②、工业原料:芦苇造纸
③、科研价值:培育新品种,提供基因材料等。
④、美学价值:“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⑵、间接使用价值:即发挥生态作用。如猫头鹰。
⑶、潜在使用价值:尚且不为人知的使用价值或者可能的突变产生的使用价值。
4、怎样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⑴、就地保护: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
②、保护有代表性的自然系统和珍稀濒危的动植物。
⑵、迁地保护:
①、是就地保护的辅助。
②、保护生存条件部长再存在的物种数量极少的难以找到配偶的生物。
③、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以及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⑶、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5、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就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追求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二、应会知识点
1、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内容?
遗传多样性: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物种多样性:地球上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什么
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进行保护。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