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高考生物遗传类试题的归类研究与方法总结(解析)
1.1常规试题,考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该题考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属常规题型。要求学生熟记基因分离及自由组合的比例关系,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与处理。组合(一)的比例为9:3:3:1,所以实为F1 (BbDd)自交。组合(二)只有白茧且黑蚁与淡赤蚁比例为1:1,所以亲本为Bbdd×bbdd。组合(三)只有黄茧且黑蚁与淡赤蚁比例为3:1,所以亲本为BbDD、BbDd、Bbdd(或BbDD×BbDD、BbDd×BbDD、BbDD×Bbdd)。
1.2变化1.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际考查两对。
该题的题干出现了三对相对性状的表述,可试题实际考查的是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
所以答案就是大家熟悉的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
1.3变化2.遗传中出现基因突变。
该题主要考查在遗传中出现基因突变的特殊现象,若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为绿苗紧穗白种皮,基因型为aaBBdd。若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类型,一定是亲代中的显性基因B变成了b,所以是母本发生了突变,F1代的基因型为AabbDd。
1.4变化3.遗传中出现减数分裂异常。
该题考查在遗传中出现减数分裂异常的特殊现象,减数第一次分裂时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情况有两种,一种是两条染色体均进入次级卵母细胞,这样的话,经过正常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得到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就为12+1=13条;另一种可能是两条染色体均进入第一极体,这样,次级卵母细胞进行正常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得到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就为12-1=11条。 因此,得到的雌配子对于A基因来说就有O(表示不含A基因)和AA两种,与aa产生的雄配子a结合得到的后代基因型就有a(注意此处是单体而非单倍体)和AAa(此处为三体而非三倍体)两种,对应的株高表现型也就是矮生植株或正常植株。
1.5变化4.生物某一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
该题考查某一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的遗传,其子代的比例可能就不会出现大家所熟悉的9:3:3:1了,如出现9:7的比例,其实这仍然是9:3:3:1,只不过后面的3:3:1只出现一种性状罢了。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开紫花的特殊条件是要同时有A、B基因,所以开紫花植株基因型有4种,其中基因型是AaBb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基因型为AABB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
1.6变化5.同一基因型不同性别表现型不同。
该题考查同一基因型不同性别表现型不同的特殊遗传,解题的关键是要注意雌羊只有在显性基因纯合时才表现出有角,而雄羊则没有这个特殊现象。所以第(1)小题F1代表现型是雄羊为有角白毛,雌羊为无角白毛。第(2)小题亲本的基因型是公羊为Aabb,母羊为aaBb。第(3)小题的图解如下:
P ♂ AaBb × ♀ Aabb
↓
F1
配子 AB Ab aB ab
Ab AABb AAbb AaBb Aabb
ab AaBb Aabb aaBb aabb
雄羊:有角白毛:有角黑毛:无角白毛:无角黑毛=3:3:1:1
雌性:有角白毛:有角黑毛:无角白毛:无角黑毛=1:1:3:3
1.7变化6.遗传与表型模拟。
该题考查遗传与表型模拟现象,解题的关键是要注意同一基因型在不同温度等条件下表现型不同。所以这种模拟的表现性状是不能遗传的,因为其基因型没有改变。要判断一只残翅果蝇是属于纯合vv还是“表型模拟”我们可以用方法步骤:①让这只残翅果蝇与正常温度条件下发育成的异性残翅果蝇(基因型为vv)交配;②使其后代在正常温度条件下发育。结果分析:①若后代均为残翅果蝇,则这只果蝇为纯合vv;②若后代有长翅果蝇出现,则说明这只果蝇为“表型模拟”。
1.8变化7.遗传与配子或个体致死。
该题考查遗传与配子或个体致死现象,解题的关键是两只突变型亲本杂交,子代中突变型与正常型之比为2:1,推出突变型为显性,则子代中突变型与正常型之比正常应该为3:1,出现2:1则很可能显性纯合子致死。遗传图解如下:
P ♂ BbXY × ♀ BbXX
↓
F1
配子 BX BY bX bY
BX BBXX(死亡) BBXY(死亡) BbXX BbXY
bX BbXX BbXY bbXX bbXY
高考资源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