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 比的意义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 比的意义 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18 17:1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比
第1课时 比的意义
教科书第48、49页内容及“做一做”。
1.理解比的意义,学习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求比值的方法;弄清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培养初步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比的意义。
比和除法、分数间的联系与区别。
一、自主预习
1.课件出示教科书第48页主题图,播放“神舟”五号发射视频。
(1)师:图上画了些什么?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有何感想?
(2)杨利伟在载人飞船上向人们展示的两面旗的长和宽是多少?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的倍数关系?
2.导入: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种新的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比。那么比是什么意思?怎样写?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比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1.学习比的意义。
(1)学习同类量的比。
像上面的例子,长是宽的倍,也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宽是长的也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2)学习不同类量的比。
①“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做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运行多少千米?(路程÷时间=速度,算式:42252÷90)
②对于这种关系,我们也可以说:飞船所行路程与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这里的42252千米与90分钟是两个不同类的量。
(3)归纳
师:通过上面的两个例子,你认为什么是比?学生试说,教师总结: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2.自学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1)看书自学。(教科书第49页上边的内容)
(2)汇报交流,你学到了哪些有关比的知识。
3.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1)小组讨论:比与除法到底有什么关系?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比和分数又有什么关系?
(2)汇报交流,教师在投影上连线成表。
除法
被除数
÷
除数

分数
分子

分母
分数值

前项

后项
比值
(3)教师指出:比与分数、除法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但又有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们各有不同的意义。所以在说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时候,要说“相当于”而不是说“等于”或“是”。
(4)教师指表问:在除法里,对除数有什么要求?在分数中呢?在比中,后项应怎样?
3∶2写成,能否再化成1?为什么?
(5)教师追问:3∶2写成后怎么读?(强调不能读二分之三)
三、应用反馈
1.完成教科书第49页“做一做”第2、3题。
2.讨论题:
小杰的爸爸身高175厘米,小杰高1米,小杰说他和他爸爸身高的比是1∶175对不对?如果不对,你认为是多少呢?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
练习十一第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