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学目标】
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和影响,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2、通过对四大发明的介绍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3、今天的“一带一路”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发的主要举措,对比古代中国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使学生对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对外友好交往的辉煌成就怀有自豪感。
【教学重点】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2、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
【教学难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奥运会上有关四大发明的视频》
导语:同学们,在刚才看到的视频当中提到了哪些发明?这就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其中的造纸术,我们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过,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
【前情回顾】(造纸术):1、世界上最早的纸是什么时期出现的用什么作原料的纸? 西汉时期 麻纸2、造纸术在什么时候得到了重大改进?是谁改进的?东汉蔡伦其他的三大发明都在宋元时期获得了突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穿越时空,共同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探究新知】印刷术的发明与改进
播放视频:《雕版印刷术》。
问题:1、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吗?《金刚经》
2、雕版印刷术有什么不足之处?既浪费人工,也不易保存。
【学生自主学习】活字印刷术
导学提纲:活字印刷术
1.活字印刷术是什么朝代,由谁发明的?2、活字印刷术与雕版印刷术相比,有什么优点?3、元代时活字印刷术有了那些进步?教师播放视频《活字印刷术》,学生观看并巩固新知。教师结合《毕昇和泥活字》、《泥活字的工艺》、《转轮排字法》图片,再次夯实新知。
【激情体验】
活动一:用萝卜制作一些活字,然后蘸上印泥,印在纸上。
学生四人一组,用小刀在课前准备好的萝卜块上刻字,并蘸好印泥,盖章,体验古代工匠的智慧和艰辛。
教师结合《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图》讲解活字印刷术在元朝时的对外传播。
【合作探究】
学生结合《梦溪笔谈》中对活字印刷术的记载,讨论活字印刷术的贡献。
教师结合《大量宋版书》、《欧洲传教士读书图》、《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图片,再次强调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学生自我反馈】
1.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2、发明转轮排字法的科学家是( )
A.毕昇 B.祖冲之 C.王祯 D.马可波罗
【探究新知】火药印刷术的发明与改进和应用
导学提纲(火药):1、我国最晚何时发明了火药?2、什么时候起,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早期的火药武器有哪些?元代发明了那哪些火药武器?
【巩固新知】
教师结合《突火枪》、《火炮》、《火箭》等图片,强调巩固有关火药的发明和火药武器的改进,并通过比较古代火箭和现代火箭,得出“宋元时期的火箭是今天航天火箭的鼻祖”的结论。
教师联系《火药的传播路线图》、《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等图片,讲解火药对世界的影响。
【探究新知】学生自主学习“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
导学提纲(指南针):1、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什么?何时发明的?2、指南针于什么时候出现,并应用于航海事业的?为什么指南针在南宋广泛用于航海?3、指南针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巩固新知】
教师结合《司南模型》、《宋代的指南针》、《现代的指南针》强调巩固指南针的发明和改进。
教师联系《指南针的传播图》、《指南针的影响》图片讲述指南针对世界的影响。【探究新知】
教师结合《宋元交通图》、《元朝驿站和驿道分布图》,讲述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发达。
学生联系《四大发明的对外传播图》巩固四大发明的对外传播及对世界的影响。【众说纷纭】
学生阅读材料并分组讨论。“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构想。你认为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意义?”
【课堂练习】
1.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出现在何时( )
A.汉朝B.唐朝C.北宋D.南宋
2.“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 )
A.战国B.北宋C.南宋D.元朝
3.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上是在( )。
A.唐朝末年B.宋朝C.南宋D.元朝
4.宋元时期的哪项发明,被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进步( )
A.活字印刷术B.指南针C.雕版印刷术D.火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