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1-18 18:5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本科函授毕业生自我鉴定参考总结
本文是由范文工作室上传的:本科函授毕业生自我鉴定。您可以通过本文底部的“下载”来下载本文的文档。
为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我有幸于XX年被合工大成教院录取,成为合肥工业大学的一名函授生,开始了三年的“工·学”之路。在这三年的函授学习的日子里,本人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以更加充满自信和更大青春活力践行于实际工作中去。
1、以扎实的作风对待学习。三年来,本人认真遵守班级管理纪律,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有事履行手续的要求,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积极响应校方要求加强闲暇时间的自我学习,以弥补短期函授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通过努力,本人很优秀地通过学校的各门功课的考核,无一门功课补考,受到学校老师的赞赏。
2、以行之有效的方法创新“工作+学习”新模式。为“工·学”两不误,我一直利用节假日空闲时间来学习,并积极把三年来学习的专业新知识和优良新作风带到工作中去,以创新新方法和新模式出色地完成了每项工作,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夸奖。
三年的函授学习生活即将过去,但学无止境,本人一定以此次学习为经验,以工大的优良教
消化道内:
细胞内:
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人体在各项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废物?
一、排泄的概念
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粪便)。
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尿酸、多余的水分等。(代谢废物)
排便
(不能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
大肠、肛门
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
呼气
出汗
排尿
(细胞内产生的废物)
排泄途径

皮 肤

主要器官
主要成分
(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排尿!)
1.输尿管和哪些结构相连,由此可见泌尿系统主要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2.注意观察肾动脉和肾静脉以及肾的颜色,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想像一下肾脏里血管的分布状况是怎样的?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

3.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
自主探究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血液经肾动脉流入肾脏,经肾静脉流出肾脏。肾的颜色为紫红色,推测肾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泌尿系统
(形成尿液)
(输送尿液)
(暂时贮存尿液)
(排出尿液)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3.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
肾动脉中的血液将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尿素、无机盐和多余的水带到肾脏,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肾静脉则将排出尿素、无机盐和多余的水的血液送往人体各处,所以,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密切的关系。
认识肾脏
肾脏外观
剖开的肾脏
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叫肾单位
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






囊壁内层细胞紧贴肾小球,外层细胞与肾小管相连。
肾小球





肾静脉
肾动脉
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肾单位的结构
肾单位
你能分别找出血路和尿路两条途径吗?
你能分别找出血路和尿路两条途径吗?
血路:



尿路:
肾动脉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
出球小动脉 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肾静脉
肾小囊 肾小管 收集管
血液在流经肾脏的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74页,资料分析:两两比较血浆、肾小囊中、尿液液体成分
(1)尿液和血浆的成分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2)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3)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重吸收
尿液中无机盐和尿素有所增加,没有葡萄糖和蛋白质。
排尿主要排出水、无机盐和尿素。
可以透过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
自学指导:
阅读书本74——75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尿液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2、什么是原尿和尿液?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3、重吸收的意义是什么?
4、为什么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
5、排尿对我们人体有何意义?
第一步,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壁对血液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
三、尿的形成过程
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被过滤,进入肾小囊中,形成原尿。而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没有被过滤。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对人体有用的物质:
第二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剩下的物质:水和无机盐、尿素形成尿液(终尿)
大部分水
全部葡萄糖
部分无机盐
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尿的形成
形成原尿
形成尿液
血液
肾小球
(肾小囊腔)
原尿
150L/天
肾小管
终尿
1.5L/天
过滤作用
重吸收
糖尿怎么形成的?
肾小管没有完全重吸收葡萄糖
(血细胞、蛋白质、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水等)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水等)
(无机盐、
尿素、
水等)
血尿、蛋白尿.怎么形成的?
肾小球通透性过强。
血液、原尿和尿液的比较:

尿素
无机盐
葡萄糖
蛋白质
血细胞
有(1%部分)


有(全部)









微量




尿液(终尿)
原尿
血液
比较
成分
原尿无血细胞,有葡萄糖,有少量蛋白质;尿液中血细胞、蛋白质、葡萄糖都没有。
初步诊断:
肾小球病变
若尿葡萄糖阳性呢?
肾小管病变
小结:尿的形成过程
肾小球、肾小囊的过滤作用:血液中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成分通过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过滤成为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葡萄糖等有用成分在流经肾小管时,穿过肾小管壁和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壁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
肾小管中剩余成分:水、无机盐、尿素等成为尿液,由输尿管流入膀胱中暂贮存。
四、尿液的排出
肾脏
肾脏
膀胱
体外
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1.排出废物;
2.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3.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五、排尿的意义
1.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
A.呼出二氧化碳 B.排汗
C.食物残渣排出 D.排尿
2.组成泌尿系统的器官有( )
①肾脏 ②膀胱 ③皮肤 ④输尿管 ⑤肺 ⑥尿道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⑥ D. ①②④⑥
C
D
3.正常人的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 ) A.葡萄糖 B.氨基酸
C.尿素 D.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4.血液进入肾脏后形成尿液的途径是( ) A.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尿液
B.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C.血液→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球→尿液
D.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
C
D
5.右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图中①处所指的液体是指 ,与血液相比,它不具有的物质是 ,而尿液与血液相比,不含有的物质是
, 和 ,浓度增加物质是 。
原尿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