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题型专题:选择题解法专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题型专题:选择题解法专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9-07-23 15: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选择题解法专题
高考生物选择题给出的信息可以蕴涵在文字,也可以蕴涵在图表中,这些图表可以是模式图、示意图、装置图、曲线图、数据表格等。
1、 考纲解读:
每年生物选择题在高考有5道题,每题分值5分,一共30分。
会鉴别、选择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
三、能力要求:
1、能把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
3、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题型分类聚焦
类型一 实验选择题型
例1 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 )
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
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
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
分析: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基本的实验操作、实验过程的原理、实验现象的分析,以及实验现象和结果的表达等。本题考查的内容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考查考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显微镜的使用等。
该实验应该是考生亲自做过的,题干和4个选项分别简述了实验过程和实验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解答 C
点评:本题属于对所学实验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类题目。
变式:(2008年高考广东理科基础)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对该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未见色素带,说明材料可能为黄化叶片
B.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色素不溶于层析液
C.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
D.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最前方,是因为其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解析】:纸层析分离后,未见色素带的原因有多种,如忘记画滤液细线;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色素全部溶解在层析液中等。材料为黄化叶时如果操作正确也能得到胡萝卜素、叶黄素两条色素带,所以A项不正确。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色素注解到层析液中,且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而分开,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层析液已挥发,所以B项不正确。四条色素带从上往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颜色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所以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所以扩散最快,位于滤纸最上方。
【答案】C
类型二普通选择题型
1、组成小麦的遗传物质的核苷酸有()
A、2种 B、4种 C、5种 D、8种
[正确解法]①小麦细胞中的核酸有两种: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DNA分子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有4种;R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也有4种,所以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有8种,碱基则有5种(2种嘌呤碱基,3种嘧啶碱基);②每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只有2种核酸中的1种,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当生物的细胞中2种核酸同时出现,其中的DNA分子是遗传物质,只有在没有DNA分子的生物体中,RNA才是遗传物质,如烟草花叶病毒,小麦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组成小麦的遗传物质基本单位是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正确答案]B
[常见错解]D
[错误分析]没有区分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和生物体内的核酸两者之间的关系
变式4、甲、乙两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现给两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后,两组小鼠特异性免疫的情况是( D)
A、甲组仅有体液免疫,乙组特异性免疫功能正常
B、乙组仅有细胞免疫,甲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
C、乙组仅有体液免疫,甲组仅有细胞免疫
D、甲组仅有体液免疫,乙组仅有细胞免疫
类型三 识图分析题型
1.(08年高考理科综合山东卷7)、右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在图示结构上
A、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
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C、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电能→化学能
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解析:色素存在于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而非内膜,故A选项错误;在囊状结构的薄 膜上只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需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故B选项错误;C选项超纲,原为老教材选修当中的内容,可用排除法选出;光反应产生的ATP只用于暗反应,故D错误。
答案:C
变式 (08年高考理科综合山东卷 2)、已知分泌蛋白的新生肽链上有一段可以引导其进入内质网的特殊序列(图中P肽段)。若P肽段功能缺失,则该蛋白
A、无法继续合成
B、可以进入高尔基体
C、可以被加工成熟
D、无法被分泌到细胞外
解析:肽链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该题题干未涉及核糖体功能,故对于肽链合成没有影响,A选项错误;因其引导序列功能缺失,使该肽链无法进入内质网,也就更无法通过内质网的囊泡进入高尔基体,判定B错误;因无法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故该肽链也就无法被加工成熟,C选项错误;正因从进入内质网处发生阻断,该蛋白也就无法通过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外了。
答案:D
类型四 表格分析题型
4.(2008年高考江苏卷 21).科学家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下表为在腺泡细胞几种结构中最早检测到放射性的时间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细胞结构 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 高尔基体 靠近细胞膜的囊泡
时间/min 3 17 117
A.形成分泌蛋白的多肽最早在内质网内合成
B.高尔基体膜内向与内质网膜相连,向外与细胞相连
C.高尔基具有转运分泌蛋白的作用
D.靠近细胞膜的囊泡可由高尔基体形成
[解析]:多肽的合成是核糖体。高尔基体与其它膜结构只是间接相联。A选项形成分泌蛋白的多肽最早是在核糖体上合成,而不是内质网;在细胞的膜结构中,高尔基体是一个独立的细胞器,与内质网膜和细胞膜并没有直接相连,而是通过小囊泡发生间接的联系;高尔基体的作用是进一步加工蛋白质并且通过形成小囊泡将加工成熟的蛋白质分泌到细胞膜外。
【答案】CD
类型五 图表分析题型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B)
A、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①中的部分能量
C、④是指第二营养级遗体残骸中蕴含的能量
D、一般情况下,③+④之和为②的10%—20%
变式5、如下图为某细菌的代谢及调节途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若要大量合成氨基酸A ,可改变该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B、从微生物代谢的调节来看,酶I属于组成酶
C、若要大量合成氨基酸A,可选育不能合成酶V的菌种
D、利用不能合成酶V的菌种生产氨基酸A时,还应艰量加入氨基酸B
五、能力强化训练
训1(2008年高考广东理科基础 38).细胞内各细胞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对图8中结构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不同植物细胞内其数量基本相同
B.是植物合成蛋白质的主要细胞器
C.是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细胞器
D.含有DNA和RNA,是决定植物遗传的基本单位
【解析】:叶绿体主要存在于绿色植物绿色器官的细胞内,不同植物细胞内数量是不同的,所以A项错误;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B项错误;叶绿体中含有少量DNA和RNA,其DNA中遗传信息控制的生物性状的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而决定植物遗传的基本单位则存在于细胞核内的DNA分子中,所以D项错误。
【答案】C
训2.(2008年高考江苏卷 6).动物和人体内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称为干细胞。对下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a过程表示干细胞能自我更新
B.b、c过程表示干细胞具有分化能力
C.a、b、c过程中细胞的遗传信息表达情况不同
D.b过程形成的细胞直接组成器官,可供器官移植使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干细胞的特点。可以通过分裂进行更新,也可以分化成其它功能不同的细胞,其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D
训3.(2008年广东理科基础 54).光合作用强度可用多种指标表示,以下不适合的是
A.植物体鲜重增加量 B.植物体干重增加量
C.O2释放量 D.CO2吸收量
【解析】: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CO2+H2O (CH2O)+O2,由此看出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可利用CO2吸收量、(CH2O)生成量、O2释放量,植物体鲜重增加量包括有机物积累,还包括植物从外界吸收的水分,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受多种因素(如蒸腾作用、土壤含水量等)的影响,所以不能用植物鲜重增加量来表示。
【答案】A
训4.(2008年广东文科基础 70).黑暗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幼苗缺少的光合色素有
A.叶绿素a与叶绿素b B.叶绿素a与叶黄素
C.叶绿素b与胡萝卜素 D.叶绿素a与胡萝卜素
【解析】:首先我们应知道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a、与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其次要知道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例如将蒜种在花盆内,在有光条件下将长成蒜苗,在无光条件下将长成蒜黄。
【答案】A
训5.(2008年广东文科基础 71)若在酵母菌酒精发酵后期通入氧气,与不通氧气相比,酒精的产生量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先增加后减少
【解析】:发酵后期,若通入氧气,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不产生酒精。若不通入氧气,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答案】B
训6.(2008年广东理科基础 40)下列过程存在无氧呼吸的是
A.植物叶片在光下放出O2 B.动物细胞内的糖分解为H2O和CO2
C.酵母细胞不产酒精的呼吸过程 D.苹果贮藏期间果肉积累酒精
【解析】:植物叶片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放出O2,供给叶片进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能进行;动物细胞中糖分解为H2O和CO2,发生的是有氧呼吸,因为动物细胞中无氧呼吸不能产生H2O;酵母细胞无氧呼吸能够产生酒精,不产酒精的呼吸过程是有氧呼吸过程;苹果贮藏期间果肉细胞缺O2而发生无氧呼吸积累酒精。
【答案】D
训7.(2008年高考广东理科基础 41).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长期接触癌症患者的人细胞癌变的几率增加
B.癌症是致癌因子引发的,患病几率与年龄无关
C.爱滋病患者与正常人患癌症的几率相同
D.亚硝酸盐可通过改变基因的结构而致癌
【解析】:癌症发生机理是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原癌基因从抑制状态转变为活跃状态所致。癌症发生几率与其生存环境、生活习惯、心理状态、年龄、机体免疫能力等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长期接触各种致癌因子、具有不良生活习惯、免疫能力弱、心理状态不好的人患癌症几率增加,所以AA、B、C三项叙述都是错误的。亚硝酸盐转化为亚硝胺可诱发基因结构改变而致癌。
【答案】D
训8.(2008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 73).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
A.染色体上存在原癌基因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协调表达
C.致癌因子导致原癌基因发生突变 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以外的其它基因突变
【解析】:人和动物正常细胞的染色体上都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正常状态下,原癌基因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进程;抑癌基因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二者协调表达,细胞不发生癌变。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答案】C
训9、已知某物种的细胞中含有26个DNA分子,其中2个DNA有24000个碱基,由这两个DNA分子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含有多少种氨基酸( )
A、8000 B、4000 C、16000 D、20
[正确解法]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所以不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多少个,最到都是这20种氨基酸。
[正确答案]D
[常见错解]B
[错误分析]2个DNA分子含有24000个碱基,则由它们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各含有氨基酸4000个,一共有氨基酸8000个。但此问题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多少种,而不是多少个。
训10、(2008年高考江苏卷 4).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B.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C.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D.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
[解析]:成熟的植物细胞较大,并且有大的液泡,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时,可以用低倍显微镜。甲基绿可使细胞核呈现绿色,因为大部分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答案】B
训11、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组织培养得到幼苗A,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A得到植株B,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C )
A、在植株B自花传粉,产生的后代能稳定遗传
B、植株B的染色体在体细胞增殖时,不发生联会现象
C、幼苗A是自养型生物,因此由花粉到幼苗A所用培养基不需添加有机物
D、若培养幼苗A至性成熟,其细胞能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但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
高考资源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