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高考生物专题复习教案:基因

文档属性

名称 09高考生物专题复习教案:基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9-07-23 15: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专题复习——基因
【知识网络结构和知识点归纳】
              
            
            
补充资料:体外复制-PCR技术
        
PCR原理:
  PCR技术一般包括,94℃变性、55℃退火、 72℃延伸三步曲,重复上述步骤即可获得大量目的基因。
  上述三部曲的含义分别是:
  变性:双链DNA解链成为单链DNA
  退火:部分引物与模板的单链DNA的特定互补部位相配对和结合
  延伸:以目的基因为模板,合成互补的新DNA链
【典型例题解析】
  1.格里菲思(F. Griffith)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 )
  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答案:D
  2.下列有关科学家实验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与结论
A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 将R型活菌与S型菌的DNA与DNA水解酶混合培养 只生长R型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就失去遗传效应。
B 噬菌体和
大肠杆菌 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 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C 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 烟草感染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RNA可能是遗传物质。
D 大肠杆菌 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 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1/4。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答案:B
  3.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答案:D
  4.对于下列式子,正确的说法有( )
  ①表示DNA复制过程 ②表示转录过程
  ③图中共有5种碱基 ④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
  ⑤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⑥图中的A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A.①③④    B.④⑤⑥    C.②③④    D.②③⑤
  答案:C
  5.已知某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顺序是GAU,它所转运的是亮氨酸,那么决定该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下列哪个碱基序列转录而来的。
  A.GAT    B.GAU    C.CUA    D.CTA
  答案:A
  6.下列有关红绿色盲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绿色盲症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
  B.红绿色盲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红绿色盲症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近亲结婚导致红绿色盲症的发病率升高
  答案:D
  7.下列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I一1为携带者。可以准确判断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II-4是携带者
  C.II一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D.Ⅲ一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1/4
  答案:B
  8.下列变化属于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的是( )
  ①果蝇第Ⅱ号染色体上的片段与Ⅲ号染色体上的片段发生交换
  ②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缺失
  ③将人类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DNA分子拼接,利用细菌发酵生产人类胰岛素
  ④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⑤单倍体育种获得小麦矮抗纯合子
  ⑥杂交育种获得小麦矮抗纯合子
  ⑦太空椒的获得和培育
  A.②⑦   B.①④⑤    C.①③④⑥    D.④⑥
  答案:D
  9.右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不可能反应的是( )
  A.发生了基因突变
  B.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D.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C
  10.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
  A 胸腺嘧啶    B 腺嘌呤    C 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 胞嘧啶
  答案:D
  11.在研究生物遗传物质的过程中,人们做了很多的实验进行探究,包括著名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⑴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
  A 将S型菌放在60℃左右的温度下加热杀死;
  B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接种的菌种见图中文字所示);
          
  C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如图所示):
  请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问题:
  ①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时,除加入适当比例的水和琼脂外,还必须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调整pH值。
  ②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本实验得出相应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并利用DNA酶做试剂,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物质是DNA而不是其它物质,且DNA的结构要保持完整才能促进R型菌转化成S型菌”,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结果的预测及结论:
  参考答案:
  ⑴①有机碳源 氮源 生长因子
   ②1、2、3组
   ③结论:S型菌中的某种物质(转化因子)能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产生可遗传变异
  ⑵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蛋白质、多糖、脂质、RNA,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
   第二步:将培养基分为A、B、C、D、E五组,分别加入的物质见下表:(多设其他组如RNA等也可以)
编号 A B C D E
培养基
内添加物 未加入提取物 DNA提取物 DNA提取物、DNA酶 蛋白质提取物 多糖提取物
   第三步:将R型菌分别接种到五组培养基上;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预测:只有B组培养基中出现R型和S型菌,其它组培养基中只出现R型菌
   实验结论: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物质是DNA而不是其它物质且DNA的结构要保持完整才能实现细菌转化。
  12.DNA亲子鉴定测试的原理是:从被测试者的血滴或口腔黏膜细胞或者培育的组织内提取DNA,用限制性内切酶将DNA样本切成特定的小片段,放进凝胶中,用电泳推动DNA小片段分离,再使用特别的“探针”去寻找基因。相同的基因会凝聚在一起,然后利用特别的染料在X光下,便会显示由DNA探针凝聚于一起的黑色条码。每个人的条码一半与父亲的条码吻合,另一半与母亲的条码相吻合,反复几次过程,每一种探针可用于寻找DNA的不同部位并形成独特的条码,便可获得超过99.9%的分辨概率。请根据资料一回答问题:
  ⑴限制性内切酶能将DNA样品切成特定的小片段,则主要体现了酶的___________。
  ⑵“探针”是指___________
   A 某一个完整的目的基因
   B 目的基因片段的特定DNA
   C 与目的基因相同的特定双链DNA
   D 与目的基因互补的特定单链DNA
  ⑶条码一半与其母亲的条码吻合,一半与其父亲的条码吻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样品DNA经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可以获得大量的DNA分子克隆。其原理是利用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在试管中进行DNA分子的人工复制(如下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倍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实验室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动的生物体。
           
   ①图中A过程表示___________;
   ②某样品DNA中共含有3000个碱基对,碱基数量满足(A+T):(G+C)=1/2,先欲得到1000个拷贝(即与样品相同的DNA),至少需要向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③“PCR”与人体内DNA复制相比,有何特殊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2002年6月,我国第一张18位点的“基因型身份证明”在湖北武汉诞生。
   ①现行居民身份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有效期),如10年、20年不等,而“基因型身份证明”却具有长期有效性。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___________情况下,两个人的“基因型身份证明”完全相同
  参考答案:
  ⑴专一性;
  ⑵D;
  ⑶组成每对同源染色体的2个DNA分子,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⑷①DNA解旋
   ②3000×1/3×(1000-1)=999000
   ③离体条件下,高温
  ⑸①同一个体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的DNA是相同的,所以,具有高度的个体稳定性和特异性
   ②同卵双生的双胞胎
  13.某品种有玉米显性高蛋白植株(纯合子)和低蛋白植株。为验证该性状是否由一对基因控制,请参与实验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
  ①步骤1:选择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杂交。
   预期结果:___________。
  ②步骤2: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
  ③观察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果__________与__________相符,可证明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
  参考答案:
  ①高蛋白(纯合)植株 低蛋白植株
   F1表现型都是高蛋白植株
  ②测交方案:
   用F1与低蛋白植株杂交
   后代高蛋白植株和低蛋白植株的比例是1:1
   或自交方案:
   F1自交(或杂合高蛋白植株自交)
   后代高蛋白植株和低蛋白植株的比例是3:1
  14.蜜蜂是具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一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几只雄蜂和众多的工蜂。蜂王专职产卵,雄蜂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等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蜂王、雄蜂、工蜂共同生活,各司其职,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
  ⑵未受精卵发育为雄蜂,受精卵发育为雌性的蜂王或工蜂,这表明蜜蜂的性别由___________决定
  ⑶研究人员发现了工蜂清理蜂房行为不同的两个蜂群,分别称为“卫生”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
   蛹)和“非卫生”蜂(不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为研究工蜂行为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杂交
   实验:
   
  ①“非卫生”蜂的工蜂行为是___________(显性/隐性)性状。
  ②工蜂清理蜂房的行为是受___________对基因控制的,符合基因的______________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③本实验中测交选择了___________作母本与___________的雄蜂交配
  ④测交后代中纯合体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新类型Ⅰ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
  ⑤“卫生”蜂的工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_行为。
  参考答案:
  ⑴种内互助
  ⑵染色体数目(卵是否受精)
  ⑶①显性
   ②2 自由组合 测交后代4种表现型的比例相等
   ③F1代蜂王 “卫生”蜂
   ④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或不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
   ⑤本能(先天性行为)
  15.下列叙述是与遗传和变异有关的内容,请分析回答:
  ⑴为检验在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对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孟德尔使用的验证
   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亲本的基因型(分别用Y、y和R、r表示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___________。
  ⑵在生产实践上,为鉴定某一小麦个体是否为杂合体(显性基因用A表示),可以采用的除上述方法之外的另一传统的实验法是___________,其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请利用遗传图解对⑵中方法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⑷某生物的一个基因具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下图表示该基因的片段及其转录出的信使RNA,请据
   图回答:
     
   ①具有该基因结构的细胞是___________生物细胞。
   ②若该基因复制时发生差错,上图箭头P处的碱基“T”丢失了,或上图箭头O处由T变成G,这两种突变对该蛋白质合成影响最大的可能是___________点的突变。
   ③欲测定果蝇的基因组,最少应检测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条。
  参考答案:
  ⑴测交 YyRr×yyrr
  ⑵自交 小麦为两性花、用自交的方法操作更简便
  ⑶图解及解释
       P     AA×AA         P     Aa×Aa
              ↓                ↓
       F1     AA          F1   1AA : 2Aa : 1aa
   表现型 100%显性性状 表现型3(显性性状):1(隐性性状)
   分析:若F1全为显性性状则该个体为纯合体
   若F1显性与隐性性状的个体比例为3:1则该个体为杂合体
  ⑷①真核  ② P     ③ 5条
高考资源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