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考点重点难点疑点热点焦点四: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原因及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均的因素和生态学意义
1.极性运输的原因
各细胞底部细胞膜上有携带生长素的载体蛋白,顶端细胞膜上没有这种蛋白质分子,生长素只能从细胞底部由载体蛋白带出再进入下面的细胞。故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从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上端(茎足由茎尖到基部,根也是由根尖到基部)。
2.影响因素
3.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植物向性运动的生态学意义
植物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生长使植物的茎、叶处于最适宜利用光能的位置,有利于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根的向地性生长使根向土壤 ( http: / / www. / Subject / shengwu.html )深处生长,这样既有利于植物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这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一种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二、胚芽鞘的两个重要部位及向光弯曲暗含的三点含义
1.两个重要部位
尖端是指顶端1mm范围内。它既是感受单侧光的部位,也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尖端以下数毫米是胚芽的生长部位,即向光弯曲部位。
2.三点含义
(1)生长素在茎尖有横向运输的能力。如果没有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就没有向背光侧的运输。
(2)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的能力。如果没有极性运输,发生弯曲的部位就不可能在茎尖下部,向光弯曲也无法解释。
(3)生长素作用机理以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较快。
四、突触传递的特点
突触传递由于要通过化学递质的中介作用,因此具有不同于神经纤维传导的特点:
1.单向传递。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只能向一个方向进行,就是从突触前神经元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而不能逆向传递。也就是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向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由于突触的单向传递,使得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
2.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慢。这是因为兴奋由突触前神经元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约0.5ms),这段时间就叫突触延搁
3.对某些药物敏感。突触后膜的受体对递质有高度的选择性,因此某些药物也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传递过程,阻断或者加强突触的传递。
高考资源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