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圆
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以及扇形,是在继直线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后学习的一种新知识——曲线图形。教材注重实践和探究,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圆的曲线特征,认识圆各部分的基本特征和对称性,研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圆周率),运用转化思想研究圆的面积。在实践和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同时还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1.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但学生对圆的基本特征缺少研究。它是小学阶段的一个新知识点,研究的方法有所变化。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为学习圆柱、圆锥的知识打下基础。
2.在以前学习中,学生学会了运用折、剪、画、量、算等方法研究图形的知识,在学习方法上有一定积累,本单元学习更要注意操作和探究。
3.借助学习活动继续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学习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
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3.初步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
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理解圆周率,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圆的认识2课时
圆的周长2课时
圆的面积4课时
扇形1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确定起跑线1课时
1.圆的认识
第1课时 圆的认识(1)
教科书第57、58页内容及相应的“做一做”。
1.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会使用工具画图。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圆的特征,理解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掌握圆规画图的方法。
一、自主预习
1.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图上画了些什么?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有何感想?根据画面情境,你能找出圆形的物体吗?
2.揭示课题。
师:古希腊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丽的!”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圆的奥秘。(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合作探究
1.借助模具画圆。
师: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图形,让我们一起来画一个圆吧!(教师在黑板上用描的方法画一个大圆)下面请同学们利用你们身边的实物,画一个标准的圆,与你的同桌共享。(学生操作并交流)
2.用圆规画圆。
(1)教师用圆规教具在黑板上演示画一个大圆。(教师边演示边说明画圆的方法: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纸上,保持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不变,用有铅笔的一只脚在纸上旋转一周就画成了一个圆。)
(2)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图。3.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
多媒体课件演示圆规画圆的过程,并出示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教师讲解并板书。
4.探究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请同学们用剪刀将刚才用圆规画的几个大小不同的圆剪下来,折一折,标出圆心、半径、直径。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刚刚标出的圆的各部分名称,回答在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有多少条直径?
(3)再量一量圆中的直径长度和半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4)总结概括并板书: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无数条且都相等,直径有无数条且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
三、应用反馈
1.完成教科书第58页“做一做”第1、2题。
2.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并及时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五、课后作业
练习十三第1~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