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上7.1《能量的释放和利用》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七上7.1《能量的释放和利用》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1-18 19:5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能量的利用和释放》教学设计
第一节:能量的利用和释放的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第七章 第一节:能量的释放和利用
科目
生物
学生年级
七年级
课时
1课时
教师
刘彦成
一、教材内容分析
能量,一个看似抽象的概念,但与生活很贴近。能量如何被释放,又是如何与呼吸联系到在一起,必须通过实验的方法才能把问题揭示清楚,课本中设计的活动和实验有效的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学习了光合作用,对抽象的概念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能量、呼吸,以及能量与呼吸的关系、呼吸作用的实质等抽象概念的学习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若能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并能借助多媒体(视频、图片、PPT)进行教学,必然会使学生高效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目标:从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这个角度,分析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的关系;理解呼吸作用这一核心概念
能力目标:学会测定呼吸频率的简单方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尝试得出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的密切关系;初步学会验证植物的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初步应用生物学知识,能够对呼吸作用的原理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作出解释
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目标: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生理现象和生活实际入手,用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逐渐深入地发现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的关系
教学难点: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提前安排学生对实验一(探究植物呼吸释放二氧化碳)、实验二(探究植物呼吸消耗氧气)涉及到的植物进行套袋和遮光处理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当我们进行大量的劳作,往往会感觉的饥饿,补充食物后饥饿感会消失,这是为什么?当我们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后,身体会发热,呼吸急促,并大量的出汗,当运动结束后,身体又会慢慢平静,这又是为什么呢?
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交流思考
教师:以上活动涉及到能量,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开始于太阳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为化学能,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给动植物,而储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必须经过一定过程才能被释放出来才能供动植物生命活动利用,现在我们就来解释以上的问题
2.新课讲授
(1)能量的释放
a 体验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的关系
教师:在课前引导学生4-5人一组,完成课本中的活动,每组轮流测量在三种不同状态下的自己呼吸频率,然后在课堂中汇报每组的测量结果,分析比较,全班交流
学生:根据教师提示,依据数值,讨论问题:比较三种状态下的呼吸频率;那种状态消耗能量多(感觉最累);消耗能量与呼吸频率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它们有无密切关系?
教师:通过实际测量,我们发现三种状态下呼吸频率不同,消耗的能量也不同,能量和呼吸频率呈现正比关系,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则以呼吸为载体释放出来,满足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能量-呼吸”它们是密切相关的
b 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
教师:人体的呼吸,简单的说就是一呼一吸,那我们吸进什么气体、呼出什么气体?
学生:带着问题,在课本中寻找答案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关于植物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实验,
学生:仔细阅读,分析实验过程、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猜想实验结果
教师:将课前学生准备的实验资源拿出来,开始演示实验一“探究植物呼吸释放出二氧化碳”
学生:思考装有菠菜的袋子中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植物呼吸释放出什么气体?该实验的对照组是?除了用白色塑料袋放在黑暗处遮光,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教师:将课前学生准备的实验资源拿出来,开始演示实验二“探究植物呼吸消耗氧气”
学生:思考放在新鲜菠菜的广口瓶中的蜡烛火焰逐渐变小、直至熄灭。说明植物呼吸消耗了什么?该实验的对照组是?比较该组的实验材料,说明呼吸还有什么要求?
教师:结合实验一和实验二,阐述生物体在进行生命活动时,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学生:根据教师的阐述,写出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并依据表达式说出其中的含义
(2)能量的利用
教师:无论的动物还是植物,储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通过呼吸作用被释放出来,又是以何种状态存在?
学生:借助课本,相互交流
教师:生物体在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另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一种叫ATP(三磷酸腺苷)的物质中。ATP像是个能量“贮存库”,又像是一个能量“传递员”,直接提供维持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能量”为话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与能量有关的话题,然后以能量是如何释放为切入点,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抽象的能量概念生活化,从身边生活出发,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层层剖析能量的本质及呼吸作用。
由于本节课内容比较多,需要提前组织安排学生准备课堂所需的实验材料,否则将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中采用“带着问题思考”的模式,层层递进,利用活动和实验的科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能量与呼吸的关系及呼吸作用的本质,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答案,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利用多媒体教学(视频、图片、PPT),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从课后巩固练习可以看出,本节课达到了新课标对学生的目标要求。
2016.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