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案:生命活动的调节

文档属性

名称 2009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案:生命活动的调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9-07-23 16: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
专题四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网络导学
[本专题包括必修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选修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二、考纲提示
(一)高考能力测试要求及复习建议
能力测试要求: (1)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测试理解能力。
(2)分析示意图、曲线、表格,测试获取知识的能力。
(3)考察对实验条件的控制,要求分析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分析结论和预测结果,测试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复习建议: (1)本专题内容中,概念既多且抽象,可采用比较法,找出知识点间的共性和个性。如:酶、激素和维生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血糖、水、体温、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双向传导和单向传递等。
(2)复习专题内容要求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
(3)本专题在复习中既要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也要注意与其他章节的联系,如生长素与植物果实的发育、性激素与高等动物的生殖发育、甲状腺激素与动物的个体发育、免疫与细胞工程等。
(二)结论性知识要点21世纪教育网
1.胚芽鞘: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尖端;感光的部位——尖端;促生长的部位——尖端下面的一段。
2.生长素在尖端产生后,可以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极性运输);如果受单侧光刺激,还可以横向运输(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从而使背光侧生长素分布较多。
3.生长素的双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且随器官不同而不同的。具体来说,根对生长素最敏感,芽次之,而茎最不敏感。[注:自然状态下,生长素在植物体的的积累(包括单侧光使背光侧生长素的浓度增高和重力作用使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增高等),会使进植物茎的生长而抑制根、芽生长。]
4.生长素的作用:①促进生长;②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③促进果实发育;④防止落花落果。
5.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它的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乙烯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它的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
6.协同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目的。(如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对体温调节的作用。) 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作用。(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节。)
7.激素调节对动物行为的影响,表现最显著的是在性行为和对幼仔的照顾方面。
垂体分泌的催乳素不仅能够调控动物对幼仔的照顾,还能促进哺乳动物乳腺的发育和泌乳,促进鸽的嗉囊分泌鸽乳等。
8.神经纤维的电位: 静息时:外正内负 兴奋后:外负内正
9.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单向的。这是因为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高考资源网
10.先天性行为包括趋性、非条件反谢、本能等;后天性行为包括印随、模仿、条件反谢等。本能是由一系列非条件反谢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构成的,如蜜蜂采蜜,蚂蚁做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哺乳动物哺育后代等都属本能。
动物建立后天性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级形式。
11.K+不仅在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上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且还具有维持细胞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等作用。
12.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都在下丘脑。(注意:体温感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
13.抗原的特性: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
14.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在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但: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
15.自身免疫病的病例有: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16.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三)规律总结
1. 生长素的双重性及其应用
浓度 生理作用 二重性 实践应用
低浓度(适宜) 促进果实发育 促进植物生长 促进植物发芽 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②促进果实发育,培育无籽果实③防止落花落果
高浓度 顶端优势 抑制植物生长 抑制植物发芽 ①果树整枝修剪,棉花摘心②田间除草③根的向地性
2.人体内主要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及其主要生理作用
内分泌腺 激素名称 化学本质 主要生理作用 分泌异常时的主要表现
分泌不足 分泌过剩
下丘脑神经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多肽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
促X X激素释放激素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相应的促激素
抗利尿激素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减少尿的排出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多肽 促进甲状腺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生长发育,调节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性腺激素 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生长激素 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幼年:侏儒症 幼年:巨人症成年:肢端肥大症
催乳素 促进动物对幼仔的照顾,促进乳腺的发育和泌乳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含碘的氨基酸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呆小症 甲亢
胰岛 A细胞 胰高血糖素 多肽 升高血糖
B细胞 胰岛素 蛋白质 降低血糖 糖尿病
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素 氨基酸衍生物 引起人体兴奋激动,动员全身一切潜力应付紧急状态;促进糖元分解,对血糖升高起支持作用;加强代谢,使产热增加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皮质 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 类固醇 促进肾小管吸收钠和排钾,调节水盐代谢 血钠低、血压低、血钾高 血钠高、血压升高、血钾低
糖皮质激素(如可的松) 调节糖类等物质的代谢,升高血糖,增加机体的应激功能 低血糖,抗有害刺激能力下降 高血糖,特征性肥胖
性激素 作用见性腺部分 同左 同左
性腺 睾丸 雄性激素 类固醇 促进精子生成和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 性器官萎缩、第二性征减退
卵巢 雌性激素 促进卵细胞生成和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女性第二性征,激发和维持女性正常的性周期
孕激素 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和乳腺腺泡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受精卵着床障碍
3.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
4.钠的排出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钾的排出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说明: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不作要求。)
5.血糖的调节:
血糖升高
胰岛素分泌增加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血糖降低
6.与免疫有关的细胞总结
名 称 来 源 功 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和抗体复合物
B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效应细胞、记忆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为效应细胞、记忆细胞
效应B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 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相应的效应细胞
三、题型解读
本专题命题主要集中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人体和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血糖、水、体温、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免疫的概念和种类。大多数通过实验数据,图表、曲线、结合社会、科技及生产实践等新情境进行考查。
1.热点问题: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下丘脑---垂体---相关内分泌腺”的反馈调节;(3)反射弧及兴奋的产生和传导;(4)血糖、水、体温、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5)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概念、过程及其关系;
2.热点题型: (1)图文信息转换与分析题。如:胚芽鞘的生长示意图,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曲线,神经电位变化曲线及其示意图,血糖、体温变化曲线,机体抗体水平动态曲线,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示意图。
(2)激素生理作用实验分析及设计题。如生长素、动物激素、神经调节的实验设计和分析;探索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机制极其关系的实验设计和分析。
典例1.许多实验研究生长素(1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模式,如用玉米胚芽鞘作为实验材料:
实验1:将切除的胚芽鞘尖端放置于琼脂块上(图1),移去尖端后,将琼脂切成体积相等的若干个方块,将方块不对称地放在除去尖端的胚芽鞘上,实验保持在完全黑暗处进行12h,每个胚芽鞘弯曲的角度以图2的方法测量,并计算平均值。每次放入等面积、等体积琼脂块中的胚芽鞘尖端数量不同,这样重复上述过程。
实验2:用含有不同浓度IAA的琼脂块代替胚芽鞘尖端进一步实验。上述两个实验的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
图1 图2 图3 图4
(1)绘图表示,如何将琼脂块放置于胚芽鞘上,才能得到图3的结果 。
(2)为什么实验要在完全黑暗处进行 。
(3)解释实验2的结果: IAA从0umol/L~1.3umol/L 。
(4)①根据图示实验结果,两种实验条件下的最大弯曲度分别为 、 。
②比较实验1和实验2结果的有什么不同 。
③这种不同说明了 。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生长素的作用及定性实验研究。虽然本实验与课本上介绍的实验有一定的区别,但基本原理都是可用的。为考察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可将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胚芽鞘的一侧,用来测定促进生长的效果,若弯曲度越大,说明促进生长的作用越强。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是在一定范围内有效的,超过此范围,反而有抑制作用。通过实验4的观察,在超过1.2umol/L后,弯曲度下降。定量研究在讨论生长素的作用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实验1之所以出现无抑制现象,与该实验采用了活体有关,因生长素的运输是主动运输的过程。
[答案](1)(见右图) (2)防止在光下照光不均匀,或者是单角度、单方向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3)IAA浓度低时,促进生长,IAA浓度高于1.3umol/dm3时,弯曲度开始下降,说明促进生长的作用降低 (4)①15度 18度 ②实验l中由于琼脂块的IAA来自胚芽鞘尖端,即使是最大程度的转移也不会存在IAA含量过多而抑制生长的问题;而实验2中,当琼脂块中的外源生长素含量过多时,就会导致对生长的促进程度降低甚至是抑制生长的现象 ③胚芽鞘尖端的IAA进入琼脂块内是一种扩散过程。因为在实验1中,当放入琼脂块的胚芽鞘尖端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琼脂块的IAA含量不再增加(可从实验1的结果反应出来)。
[延伸拓展] 生物学的定量研究如何进行,本实验是一个范例,基本点是通过浓度(变量)的调节,考查最终结果的差异,并要有数学的表达或演算(坐标图表示等)
典例2.切除胰腺的狗排出的尿液常常会吸引许多蚂蚁,这是因为
A.肌糖元分解,使血糖升高 B.非糖物质转化,使尿糖升高 C.胰岛素缺乏,使狗出现糖尿 D.蛋白质分解,使尿糖升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胰岛素的生理作用、胰岛素分泌的部位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等。根据题干给出的条件理顺解题的思路是解题的一般规律。蚂蚁被尿液吸引,显然尿液中有蚂蚁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进而可知尿的营养物质是葡萄糖。切除胰腺的狗,体内缺少胰岛素。胰岛素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所以导致该狗血糖浓度升高,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的最大能力,就会使一部分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使狗出现糖尿。尿中的葡萄糖不会由肌糖元直接分解得到,蛋白质分解不会直接产生葡萄糖。 [答案] C
典例3.右图为吞噬细胞杀灭病菌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吞噬细胞对病菌的这种吞噬作用与细胞膜的 有密切关系,该过程属于
免疫。对细菌的分解是一种 过程。
(2)吞噬细胞在吞噬病菌后,还能对其进行处理,使病菌内部隐藏的 暴露出来,呈递给 或 ,使之分化为 。该病菌在体液中活动时,会被 消灭;进入细胞内部时,则会被 攻击。
[解析] 考查学生对机体免疫的基本过程和原理的理解,以及将该部分知识和细胞学知识的综合能力。 吞噬细胞利用内吞形式吞噬病菌,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并且吞噬细胞同时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除吞噬和分解病菌外,还有将抗原呈递的作用,启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答案] (1)流动性 非特异性免疫 细胞内消化 (2)抗原决定簇 T细胞 B细胞 效应T细胞或效应B细胞 抗体 效应T细胞。
典例4.试填空完成下图所示的炎热环境、寒冷环境引起人体体温调节的生理机制。图中的数字分别表示相应的生理活动。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体温调节机制的掌握情况。 炎热和寒冷刺激通过通过和温觉感受器传导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控制皮肤毛细血管的活动、竖毛肌和汗腺活动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同时交感神经可以控制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调节代谢产热过程。 [答案] ①皮肤内的温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并将兴奋传出 ②皮肤血管舒张 ③汗腺活动增强 ④皮肤内的温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并将兴奋传出 ⑤皮肤血管收缩 ⑥骨骼肌收缩 ⑦肾上腺素分泌增强。
典例5.下图是两个相连的神经元,请据图作答:
(1)图中①是 ,②是 ,③是 ,④是 。
(2)当②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②的膜外电荷为 ,膜内为 ;与此同时,①的膜外电荷为 ,膜内为 。
(3)刺激②产生的兴奋能够传到(写数字) ,使之也兴奋;刺激⑦产生的兴奋能够传到 ,使之兴奋。
(4)二个神经元是通过 相联系,它是由 、 和 三部分组成。兴奋传到神经末梢的 时,由 释放出 ,由 接收,而引起另一个神经元的兴奋。
【解析】①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按其功能、形态分为树突和轴突。大多数神经元具有多个树突,分支像树枝,其功能是接受递质的刺激,并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传至细胞体。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轴突细而长,其末端分支较多,形成轴突(神经)末梢。轴突的功能是把细胞体发出的神经冲动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或传递到效应器。②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由于是通过突触释放递质来实现的,而突触内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方向是:树突→突触→轴突。
③神经纤维(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及套在外面的鞘)在未受刺激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但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仍为外正内负。
【答案】(1)神经末梢 轴突 细胞体 树突 (2)负 正 正 负 (3)①③④ 
⑥⑤④③②① (4)突触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突触小体 突触前膜 递质 突触后膜
四、综合测试
(本专题测试包括A卷和B卷;每卷有5个选择题--30分、2个非选择题—42分,共72分;限时30分钟)
A卷
1.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两者关系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抑制作用
B.赤霉素与生长素的相互关系属于协同作用
C.色氨酸一般由植物从土壤中主动运输吸收获得
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右图是一反射弧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所示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细胞质中一定含线粒体等细胞器
B.②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C.②处兴奋传递方向为自下而上
D.如果婴幼儿时期营养不良,蛋白质等物质摄入过少,则会使①和②结构减少,脑重量变轻,造成智力缺陷
3.下列是不同生物正常细胞内酶活性调节、激素分泌的调节有关内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4.对实验狗的脊髓进行直接加温,引起狗的气喘、血管舒张和产热抑制等反应,而冷却其脊髓、又会引起寒战、血管收缩等反应。下列解释一定不正确的是
A.脊髓存在着温度感受器 B.脊髓存在着温度调节中枢
C.脊髓存在着温度调节的效应器 D.脊髓中有神经元参与体温调节反射弧的构成
5.科学家发现过度肥胖往往造成血浆中葡萄糖浓度(简称血糖)过高,且血浆中胰岛素浓度也偏高。某研究室对过度肥胖的老鼠进行实验,发现阿斯匹林(一种消炎止痛药)可矫正肥胖老鼠的生理缺失,肥胖老鼠服用阿斯匹林三周后注射胰岛素,120分钟内的血浆中葡萄糖浓度变化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对照组老鼠未服用阿斯匹林)
甲:时间为零时服用阿斯匹林的老鼠血糖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乙:注射胰岛素使对照组及实验组的血糖浓度在60分钟内明显下降
丙:肥胖老鼠的细胞对胰岛素不起反应,使胰岛素无法调节血糖浓度
丁:服用阿斯匹林使老鼠细胞恢复对胰岛素的反应,使胰岛素得以降低血糖浓度
A.甲、乙 B.乙、丙 C.甲、丁 D.丙、丁
6.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科学家发现椰乳能刺激离体培养的曼陀萝幼胚的生长,据此推测椰乳中含有    的物质。烟草薄壁组织离体培养产生的愈伤组织细胞大但不分裂,他们将椰乳添加到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细胞就开始分裂,他们推测起作用的物质可能与核酸代谢有关。你估计这种物质就是     。它与     共同作用能诱导烟草离体培养愈伤组织产生根和芽。
⑵离体培养的植物细胞能分裂生长成没有分化的细胞团(愈伤组织)。
① 科研人员将菊苣的幼芽嫁接到根愈伤组织上,愈伤组织就可分化而产生维管组织。于是他们推测菊苣的幼芽能产生
            的物质。
②他们接着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A在芽和愈伤组织之间隔上一层玻璃纸,使芽和愈伤组织不能直接接触,愈伤组织仍然分化产生维管组织(木质部细胞),B以琼脂浸以生长素,再插入愈伤组织结果愈伤组织仍然分化产生维管组织。A、B实验说明
               。
③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等。黄瓜花是单性花,雄花和雌花容易分辨。现在生物园里有几株黄瓜正要开花,为你提供必要的器具和药品,请你完成实验设计,以证明黄瓜子房发育成果实需要种子提供的生长素。
实验材料、器具和药品:黄瓜花、透明纸袋、回形针、小纸牌、剪刀、镊子、毛笔、烧杯、适宜浓度生长素溶液。
实验步骤:
步骤1 选择一批发育正常,即将开放的黄瓜雌花,为每朵花套上透明纸袋,用回形针将纸袋固定好,然后将这些雌花分为三组,分别挂上标有1、2、3号的小纸牌。
步骤2
步骤3
步骤4
预期结果:
7.垂体除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还能分泌一种“黑色细胞刺激素”,其生理作用可能是促进皮肤细胞中黑色素的合成。
实验材料、器具和药品:活青蛙若干只,解剖剪、镊子、尖头滴管等用品,脑垂体后叶制剂,0.7%生理盐水。
(1)根据上述内容及有关材料,补充实验设计,验证垂体分泌物对青蛙体色的作用。(提示:给药方法为切开腿部皮肤,用滴管滴入)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①选取若干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健康青蛙作为受试对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用青蛙若干只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卷
1.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反兴奋剂的力度将超过以往任何一届,检测手段也更为先进。但高科技的力量却为服用者推波助澜,如不容易检测出来的基因工程产品:类胰岛素生长因子,都可能诱惑一些运动员服用和使用兴奋剂。以下关于胰岛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
B.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C.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D.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
2.下图是利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处理幼茎切段,记录幼茎切段的平均伸长后绘制的曲线。分析曲线后你能说明下列哪一项
          12 24 36 48 保温时间(h)
A.植物激素间的协同作用      B.物激素间的拮抗作用
C.植物激素间的反馈调节作用    D.植物激素间的连锁调节作用
3.下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
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
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发生兴奋
D、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
4.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下列调节过程存在的反射弧中的效应器判断正确的是
A.水平衡调节:肾小管、集合管
B.血糖平衡调节:肾上腺
C.体温平衡调节:垂体
D.盐平衡调节:肾小管
5.给某种动物注射了三种细菌,右图表示随时间的变化实验动物血液中细菌个体数的变化(X:给无免疫力的宿主注射了毒性强的细菌;Y:给有免疫力的宿主注射了毒性强的细菌; Z给有免疫力的宿主注射了毒性弱的细菌),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毒性强的细菌杀死了宿主
B.免疫系统不能防御毒性强的细菌
C.毒性弱的细菌也可能象毒性强的细菌一样造成危害
D.动物免疫系统可以区分毒性强和毒性弱的两种细菌
6.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整,万众瞩目的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搭乘两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由神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17日凌晨4时33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了飞行任务顺利返回,为中国航天事业续写了新的辉煌。随“神州六号”太空旅行的种苗中,最受关注的是柴油树试管苗。柴油树种子含有的“柴油”是柴油树细胞的代谢产物,若运用植物组织培养就有可能实现“柴油”的工业化生产。
(1)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是: 。
(2)要想实现“柴油”的工业化生产,应将柴油树细胞培养到: 。
(3)两组水平放置于太空舱中的柴油树幼苗,一组分别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其幼根和芽尖的一侧,另一组黑暗处理。请你据此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实验假设、实验原理并预期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研究课题: 。
实验假设: 。
实验原理: 。
预期可能的实验现象:① ;
7. Ⅰ.下图A、B是研究胃液分泌调节的有关实验。
(1)图A为假饲实验。即动物能吞下食物,但由食道开口处漏出,不能进入胃内。通过假饲发现,食物虽未进入胃内,却能引起胃液分泌;如果切断与胃相连的神经,则假饲时,没有胃液分泌。由此可见,胃液分泌是一种____ _____调节,该调节属于____ ____反射。
(2)如图B,将动物的胃通过手术做成大胃和小胃不相通的两部分,并切断与它们相连的神经。当食物进入大胃后,小胃也分泌胃液,这说明胃液的分泌可能还存在___ ______。
(3)为了进一步研究胃腺的胃液分泌调节,某人从实验狗甲的一段胃上刮下黏膜,将黏膜放入稀盐酸中浸泡,把过滤后的提取液注入实验狗乙的静脉,结果引起实验狗乙的胃液分泌,并由此得出“胃黏膜中存在促进胃液分泌的某种物质”的结论。分析这一实验与结论,能否得出该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
Ⅱ.下图C是对一位具有食道完全狭窄的妇女所进行的实验结果。实验一让妇女吃下400克麦片粥,但该妇女明显对燕麦粥厌恶;实验二让该妇女吃下自选喜爱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沙拉、牛奶、土豆、炸鸡腿、烤肉、鸡蛋、蛋糕等。二次实验中食物经咀嚼与品尝,都未能进入该妇女胃内。
图C
(4)实验二的胃液分泌量明显高于实验一,可能原因是: 。该实验结果说明:实验二与实验一胃液的差异是由 反射引起的。
(5)科学家根据一些实验结果,提出了胃泌素的假说,认为胃幽门窦粘膜可分泌胃泌素,对胃液的分泌作用具有调节作用。根据该假说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胃泌素的作用,请补充完整该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
实验材料:大小、体重和生活状态相似的狗2只,其它自选。
实验主要步骤:
①切断2只狗体内与胃联系的所有神经;
② ;
③ 。
实验结果:(略)
(6)上述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 。
专题四 生命活动的调节
综合测试 参考答案
A卷
1.C 2.C 3.A 4.C 5.D
6. ⑴含有某种能促进细胞生长(2分)   细胞分裂素(2分)  生长素(2分) 
⑵①能产生促进细胞分化的(2分)  ②菊苣的幼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细胞分化(2分) 
③步骤2 将第一组袋子打开,授以雄花花粉; 将第二组袋内的雌蕊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第三组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3分)。
步骤3 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2分)。
步骤4 一段时间后,观察子房发育成果实的情况(2分)。
结果预期:第一组结有籽果实,第二组结无籽果实,第三组子房不发育。(3分)
7.(1)黑色细胞刺激素是否可以促进青蛙皮肤细胞中黑色素的合成
①体型大小一致、体色较浅
②将青蛙分成A、B两组
③剪开A组蛙后腿皮肤,用尖头滴管滴入一定量脑垂体后叶制剂;剪开B组蛙后腿皮肤,用尖头滴管滴入等量0.7%生理盐水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青蛙肤色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实验组肤色变黑。对照组肤色不变
实验结论:黑色细胞刺激素可以促进皮肤细胞中黑色素的合成
(2)防止个体差异导致实验误差。
B卷
1. C 2.A 3.A 4.B 5.C
6. (1)离体植物组织、细胞→愈伤组织→胚状体(→人工种子)→试管苗(3分)
(2)愈伤组织(3分)
(3)研究课题:单侧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分)
实验假设:单侧光照射引起植物向光生长(3分)
实验原理: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向背光一侧分布较多,促进植物背光一侧生长较快,植物向光生长。(3分)
预期可能的实验现象:①幼根和芽尖都向光生长(1分) ②幼根向光生长,芽尖背光生长(1分)
③幼根向光生长,芽尖水平生长(1分) ④芽尖向光生长,幼根背光生长(1分)
⑤芽尖向光生长,幼根水平生长(1分) ⑥幼根和芽尖都水平生长(1分)
⑦幼根和芽尖都背光生长(1分) (其它合理答案可适当给分)
7. Ⅰ. (1)神经 非条件 (2)体液调节
(3)不能 因为缺少对照(排除稀盐酸对胃液分泌的影响)
Ⅱ. (4)喜爱的食物的信号的刺激可引起胃液的分泌 条件反射
(5)证明胃泌素对胃液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
②分别向2只狗静脉注射胃幽门窦粘膜提取液(含胃泌素)、适宜浓度的稀盐酸;
③观察胃液的分泌情况。
(6)去除神经对胃液分泌的调节21世纪教育网
www.
调节
应激性
免疫
概念及分类
特异性免疫
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抗原和抗体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疾病
免疫缺陷病
内环境的稳态:血糖的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体温的调节
神经调节
兴奋的传导
类型
方式:神经冲动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传导
细胞间的传导:突触、单向传导
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反射
非条件反射
反射弧
感受器
效应器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神经中枢
基本方式:
条件反射
人和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
内分泌腺
下丘脑
垂体
激素
体液调节
激素调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
植物生长素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乙烯、脱落酸
生长素的发现
合成部位
运输方向
主要生理作用
植物向性生长
顶端优势
果实发育
扦插在枝条生根
高浓度抑制生长
低浓度促进生长
促进
抑制
c/mol L-1
下丘脑(调节的枢纽) 垂体 相关腺体 相关激素
(—) (—)
促激素
释放激素(+)
促激素(+)
某一部位 下丘脑 另一部位
胰岛B细胞
胰岛A细胞
(+)
(+)
(—)
肾上腺
(+)
(+)
5 4 3 2 1
茎切断平均伸长(mm)
加生长素、加赤霉素
加生长素、不加赤霉素
不加生长素、加赤霉素
不加生长素、不加赤霉素
图A 狗甲
图B 狗乙
0
1
2
3
4
8
12
16
胃液分泌(毫克当量/h)
图C
胃液分泌(毫克当量/h)
时间(h)
实验Ⅱ
实验I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