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四节 《元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元素概念的发展史的探究及对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的比较,建立元素的概念。
2.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学会用元素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并能从元素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3.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4.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一些信息,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课题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个部分。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以及生活中接触到的饮料、食品和药品的标签,都使学生对元素一词和元素符号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但是,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元素的概念还是模糊的。因此,教学需要结合原子结构知识,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元素进行比较,从而对元素下个定义,将物质的宏观元素组成与微观粒子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
1.元素概念是化学概念的教学难点之一,可以采取淡化概念的具体教学,通过生活物品中元素组成的大量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知道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2.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根据,因而是教学重点。以课本列举27种元素为重点,包括每种元素的符号、名称,做到会写、会读、会用,并且要求学生知道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
3.元素周期表简介,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个化学工具,依据学生有限的知识基础,可以安排学生组织探究活动,从原子序数查找一些元素的符号、名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以及确定元素分类等信息,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提供方便,建立良好的使用学习工具习惯。
【教学准备】一些生活物品,教学课件,学生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从生活中来】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物、图片、食品包装标识等,让学生阅读分析这些物品所给出的信息。
【展示实物】提供生活中的一些用品(食品、饮料和日用品等)。
【提出问题】生活中的“加碘食盐”“含氟牙膏”“AD钙奶”,这里的“碘”“氟” “钙”指的是什么?应该是分子、原子、元素中哪种呢?
【学生讨论、交流】
【师生归纳】这些指的是都是元素。
【引入课题】第四节 元素
二、广泛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理解元素的概念:
【问题探究】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究竟是什么?
【学生阅读活动天地2-4以及相关内容,讨论、交流】
【抽查学生演板】要求写出几种常见物质的化学符号(化学式):O2、CO2、H2O、H2O2等。
【设问】以上物质的化学符号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分析、讨论、交流】从宏观上看,四种物质都含有氧元素;从微观上看,这些物质的分子里都含有氧原子。虽然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但是从前面所学的“原子结构知识”中知道: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即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于是将这些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学生1】我们把核电荷数为1的所有的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学生2】把核电荷数为6的所有的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师总结】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练一练】碳元素和氢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B )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相对分子质量 D、核外电子数
【师生分析】在原子结构中,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因此选择(B)。
【教师讲解】目前已发现的物质有数千万种,但是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只有100多种。我们可以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类:单质和化合物。
【学生阅读学习单质和化合物的定义】
【阅读图表】了解地壳里各种元素的含量分布即质量分数。
【发现规律】地壳中元素含量(质量分数)从多到少次序:氧硅铝铁
【师支招】为了加强记忆,可以采取谐音记忆技巧:养闺女,我铁了心。
【元素之最】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三、认识并熟记常见元素符号,领悟元素符号的国际通用性。
【趣味话题】中国人去到国外,跟外国人打招呼“早上好!”对方一脸糊涂。
【教师提问】那么,中国人到了国外,如何跟外国人交流化学学科学术上的问题呢?国际上使用什么来表示元素呢?
【学生讨论】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需要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表示各种元素。
【阅读资料】常见元素符号的历史演变过程,了解道尔顿在化学上的又一贡献。
(评析):以学生容易接受的动漫形式介绍,有利学生从乐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充分了解元素符号的国际通用性,这样就便于不同国度的化学界进行学术交流。
【学生1】书写元素符号应该注意法则:一大二小。
【提出问题】氧元素符号为O表示什么?
【学生2】O表示氧元素
【学生3】O表示一个氧原子
【共同归纳】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拓展】元素符号有时还表示一种单质,比如Fe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单质。
【阅读资料】从中文元素造字规律来看,将元素分成哪三种?
【学生1】有“金”字旁的是金属元素(汞除外),例如金、银、铜、铁、铝Au、Ag、Cu、Fe、Al。
【学生2】有“气”字头一般是气态非金属元素例如O、N、Cl、H等,有“石”字旁的是固态非金属元素例如C、S、P等。
【教师补充】稀有气体元素比较特殊,归为一类:氦He、氖Ne、氩Ar等。
(评析):元素符号作为学习化学的第一种化学用语,加强书写化学用语的规范性和严谨性,让学生体悟运用元素符号的重要作用,为马上学习的化学式做好准备。在这里可以给一定的时间学生记忆常见的27种元素的符号,然后来个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多。
四、元素周期表简介
【学生阅读自学】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学生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
【学生2】共有18个纵行,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有16个族。
【教师提问】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我们可以从元素周期表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1】可以查找元素的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学生2】通过等量关系可以知道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通过计算可以知道中子数。
【学生3】从元素名称的部首确定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等。
【拓展视野】通过科普书刊或互联网查询:门捷列夫和元素周期表的故事。
【教学反思】
联系生活实际,将抽象的知识原理具体化。“元素”化学概念和“元素周期律”原理的教学,都可以运用类比方法,有利将“元素”、“元素周期表”内容结合生活和学习的实际,将抽象的知识体系具体化,增强学生对元素概念、元素周期表的感性认识。
元素符号记忆是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可以采取分散难点,逐步记忆,前三单元教学中有计划的逐步提供元素符号和化学式,让学生逐步熟悉常见元素符号和物质化学式,减轻对枯燥无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体现出化学用语的启蒙性和工具性。也可以安排学生个人自制学习卡片或学习包,将化学用语记忆分解成阶段性学习任务,加强书写化学用语的规范性和严谨性,让学生体悟运用元素符号的重要基础性,体现认知发展规律的渐进性。
元素符号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也是考试的热点。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加深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四节 元素
一、元素与元素符号
1.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归为一类,每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
2.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3.元素的特点: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4.单质和化合物
5.地壳中的元素分布
6.元素符号
(1)表示
(2)写法
(3)意义
7.元素的分类
二、元素周期表简介
1.结构
2.排列规律
3.提供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