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比的应用
教科书第54页例2及第55页练习十二的第1、2题。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的思维能力,以及探求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3.渗透数学的对应思想及函数思想,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掌握按比分配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理解按比分配应用题中的含义。
一、自主预习
1.口答。
(1)什么叫做比?
(2)500mL的是多少毫升?
2.六(1)班40名学生参加大扫除,其中的同学打扫教室,的同学打扫操场,打扫教室、操场的同学各有多少人?
二、合作探究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投影显示,张师傅和李师傅在同一时间内做同一种零件,张师傅做了180个,李师傅做了200个。经理分别付了他们每人190元,这种付法合理吗?
(2)在日常生活、生产和工作中都会遇到不是平均分配的问题,还有一种分配方法应用也很广泛,那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分配。
板书课题:比的应用——按比分配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2。
(2)引导学生读题,获取信息。
(3)提问:什么是稀释液,怎样配制。
就是说在500mL的稀释液中,浓缩液的体积占1份,水的体积占4份,一共是5份。
想:浓缩液的体积占稀释液体积的几分之几?水的体积占稀释液体积的几分之几?
(4)探究解答方法。
(5)交流。(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解法)
①用归一的方法解答。
每份是:500÷(1+4)=100(mL)
浓缩液:100×1=100(mL)
水:100×4=400(mL)
②用分数方法解答。
浓缩液:500×=100(mL)
水:500×=400(mL)
(6)讨论:怎样检验解答结果是否正确?
三、应用反馈
1.完成教科书第55页练习十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做完后指名说说自己的解题过程和检验方法。
2.完成教科书第55页练习十的第2题。
3.教科书56页第11题(注意引导学生先求出一个长、一个宽、一个高的长度和,再求解。)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练习十二第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