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小英雄雨来(节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读准3个多音字。
2.能快速浏览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会拟定小标题。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通过勾、画、圈、点等各种方式,找出文本的重点词句、重点段落、重点细节……身临其境地读,有滋有味地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研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深入理解雨来的英雄形象。
2.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说说雨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文章通过哪些事来表现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掩护李大叔、和鬼子作斗争)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为本课感悟雨来的英雄形象做铺垫。
二、品悟语言,感受英雄。
学习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四部分内容,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雨来是个英雄?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提示默读课文的要求)
汇报交流:
(一)预设交流一:雨来和鬼子的对话。
1.课件出示对话,引导学生谈感受。
2.分角色表演读。
(二)预设交流二: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1.学生谈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宁死不屈的精神)
2.引导学生品味精彩语言,指导朗读。
3.追根溯源,了解英雄之谜。
师:雨来小小年纪,为何能在鬼子面前表现出如此的英雄气概?
课件出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讨论:这一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出现?
(这句话表达了人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一是起强调作用,二是作为全文的一个线索。)
小结:巧妙地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意志坚强,面对敌人的哄骗、利诱和严刑拷打坚强不屈;利用自己的游泳本领,机智勇敢地从鬼子手中逃脱。这就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
设计意图:
课文篇幅较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通过勾、画、圈、点、注等各种批注方式找出文本重点句子、重点段落、重点词语、重点人物、重点细节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复述故事,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
三、讨论段落间的联系。
小组讨论:既然第三、四部分最能体现雨来的英雄形象,那文章的其他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什么关系?
第一部分描写还乡河景色美,点明了雨来的家乡美,写雨来的游泳本领高,为后来雨来脱险埋下伏笔;第二部分写雨来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是雨来临危不惧、英勇斗争的思想基础;第三、四部分写鬼子阴险狡诈及雨来的表现,能反映出雨来的坚强不屈;第五部分写众乡亲对雨来的评价,点明雨来是一个好孩子;第六部分写雨来脱险没有死,不仅与文章开头互相照应,也是雨来优秀品质的
体现。
设计意图:
明确段落与段落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课文中多次提到还乡河的景色,找出来读一读,然后小组交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文章开头写“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这段话既写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也为我们勾勒出芦花村的美丽景色,点明雨来的家乡美,并为后来雨来的脱险埋下伏笔。雨来勇敢地与敌人作斗争,除了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外,还源于雨来对美丽家乡的热爱,这样美丽的家乡,岂容敌人侵害!
第五部分写“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这里写出太阳落下去以后,芦花村依然是那么美,烘托雨来宁死不屈的英雄行为。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着勤劳善良的村民们。人杰地灵,人们多么希望雨来这个好孩子仍然活着啊!
第六部分写“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这一段看似写景,实际在写乡亲们痛惜失去小英雄雨来的悲愤而暂时沉默的心情。人们多么盼望雨来会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啊!连那河水都在静静地等待着,草窝里的虫子都在呼喊着雨来。
总结:文章中对三处景物的描写,都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情感。由此看来,成功的景物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设计意图:
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景物描写的词句。
2.利用课外的时间阅读管桦的小说《小英雄雨来》。
设计意图:
拓展学生对雨来的了解,实现对学生人文情感的熏陶,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写法。
【板书设计】
18 小英雄雨来(节选)
(1)游泳本领高
(2)上夜校读书
(3)掩护李大叔
(4)勇斗鬼子
(5)河沿枪声响
(6)雨来没有死
热爱祖国、勇敢机智、不畏强敌、坚强不屈
18 小英雄雨来(节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读准3个多音字。
2.能快速浏览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会拟定小标题。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通过勾、画、圈、点等各种方式,找出文本的重点词句、重点段落、重点细节……身临其境地读,有滋有味地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读准3个多音字。
2.能快速浏览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会拟定小标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
1.在抗日战争时期,各地都涌现出许多小英雄,其中晋察冀边区就有一个叫雨来的孩子,你们想认识他吗?
2.出示雨来图片。
3.揭示课题,引导学生质疑。
预设:(1)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
(2)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个小英雄?
设计意图:
教师充满情感地导入能引领学生很快地进入课文情境,引导学生质疑,为下面的快速阅读做铺垫。
二、初读探究,整体感知。
1.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和课文的初读情况。
(1)出示要掌握的生字新词,指名读,并口头解释。
(2)引导学生逐段默读课文,概括段意及小标题。
小组读,归纳各部分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雨来家乡的景色优美,他游泳的本领高强。
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
3.提问思考:怎样编写小标题呢?(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词语。可以用书上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编写。)
4.提炼课文的小标题:
(1)游泳本领高。
(2)上夜校读书。
(3)掩护李大叔。
(4)勇斗鬼子。
(5)河沿枪声响。
(6)雨来没有死。
5.引导学生用小标题概括法概括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
每部分加小标题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指导至关重要。因为此前没有接触过
这样的训练,应有范例及多种方法的可选性进行参照。同时,也可以利用拟定小标题的形式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初步掌握人物形象的特点。
为什么要把雨来叫作“小英雄”?你认为他的身上有哪些英雄特征?
雨来是一个热爱祖国、勇敢机智、舍己为人、不畏强敌、坚强不屈的小英雄。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回答,要有自己的阅读体验。提示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以课文内容为依据,使自己的感受有理有据,培养学生细读文本、认真思考的学习能力。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字词。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有感情地朗读,也可以小组之间分角色、分任务进行合作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