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歌声》教案
教学目标:1、聆听乐曲《森林的歌声》,感受由自然音响与音乐交织而成的交响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通过模唱、律动、模拟声响等活动,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3、熟悉3个音乐主题,了解音乐主题演奏顺序。初步感知笛子、小提琴、吉他三种乐器的音色。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活动,记忆三个音乐主题,了解主题的演奏顺序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表现不同乐段的音乐主题。
教材分析:器乐合奏曲《森林的歌声》由大自然的真实音响与美妙的乐音交织而成。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树蟾、秩鸡、腹斑蛙、褐鹰枭、山羌、飞鼠等与笛子、提琴、吉他等乐器一起奏响了奇妙的森林之歌。乐曲的旋律简洁质朴,轻快流畅,采用自然小调式,富有东方情调。乐曲把我们带进这片神奇美妙的森林中,使我们享受到大自然给予我们。乐曲由大致相同的两部分构成。三个主题音乐用不同的配器重复出现。A部分1、2、1、2、3、1和A1。A1开始部分旋律的流动变为持续的长音并作半音上行,营造了深邃、神秘的气氛。接着仍然按1、2、1、2、3、1的顺序。
教学过程:一、音画导入
1、师生问好
2、师:快乐的音乐课又开始了,今天,老师邀请同学们一起进行一趟音乐之旅。去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那里,有古老的丛林,苍松挺拔,色彩艳丽的花朵,婆娑起舞。轻如蝉翼的薄雾缠绕丛间,明镜似的湖水映照着蓝天白云,……这一切的一切让它成为动物们的乐园。同学们知道我们是去哪里吗?对,我们要去森林。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大森林吧!
二、初步感知全曲。
1、完整聆听《森林的歌声》。【完整聆听对乐曲有大致的印象。】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用心灵倾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是谁在歌唱?
生描述听到的声音。师点评。(有各种乐器的声音有小动物的叫声)
2、了解乐曲中出现的小动物。
师:你听到了哪些小动物的叫声?
师:大家在乐曲中听到的各种小动物们叫声可都是真实的。除了大家说到的这些小动物,还有一些小动物连老师也不知道,比如“飞鼠、山羌,腹斑蛙、树蛙,褐鹰枭、白腹秧鸡。(PPT出示动物图片)【直观感受乐曲中加入的各种动物的叫声】
3、交流想象到的情景。
感谢可爱的小动物们,有了它们森林里才这么热闹!同学们,你们想象到了森林里是什么情景呢?
4、给乐曲起曲名。了解《森林歌声》创作背景。
师: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乐曲, 我们看看作曲家给它的名字是什么呢?《森林的歌声》。(板书? 课题)
师:《森林的歌声》是《森林狂想曲》这个专辑中的一首。说起这个专辑可真了不起,是一批热爱大自然的探险家、音乐家,深入台湾山林实地录音,耗时5年,共收集鸟类、蛙类、风声、雨声、流水声等近100种自然声音,这些大自然的声音和音乐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欢乐而奇特的交响曲。
三、分段欣赏,体会主题。
1、欣赏第一个音乐主题。
(1)感受主题情绪。(出示简谱? 图形谱)
师:首先让我们走进交响曲的第一主题,也就是乐曲的A部分,请听,你能听出这段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情绪是欢快的还是优美的?
生:笛子 欢快的
师:笛子是古老的中国乐器,也是中国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师补充并出示笛子的图片及介绍。
(2)用“嘟”哼唱主题旋律。
师:让我们模仿笛子用“嘟”欢快地唱一唱第一主题!(钢琴伴奏)【通过听,唱加深主题印象】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这就是乐曲的第一主题,主奏乐器是笛子,情绪是欢快的。
2、欣赏第二个音乐主题。
?(1)聆听小提琴主奏的第2段主题。(出示简谱? 图形谱)
A、师:我们再听听第2个主题音乐。请大家边听边模仿老师,用手的舞蹈来表现音乐。(第2主题音乐1遍)
师:第二主题和第一主题比较起来,哪一段更轻快一些?这么优美的旋律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请同学们再仔细听一听
师:这段音乐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呢?
生:小提琴。??
师:小提琴是一种弦乐器。总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发出声音。小提琴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它在器乐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与钢琴、古典吉他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
?(2)聆听吉他演奏的第2主题。
师:小提琴的演奏真美,还有件乐器朋友它也想演奏这段音乐,听!是谁?(播放吉他演奏的2主题)
师:吉他又译为结他或六弦琴。是一种弹拨乐器,通常有六条弦,形状与提琴相似。
(3)比较小提琴和吉他的音色
师:这两件乐器都是演奏的同一个主题,有什么不同呢?【在比较中辨别归纳相同旋律的不同音乐效果】?
师:小提琴音色轻快、辉煌,吉他音色低沉,主题二虽然运用的是不同的乐器演奏,但表现的是同样的情绪情感。
3、欣赏第三段音乐。(出示简谱? 图形谱)
(1)师:我们再听听第三主题,C主题,这个主题音乐在力度上有什么变化呢????????
生讨论:力度上有强弱对比。
师:主题三每一个乐句在力度上都有强弱对比,请同学们用“啦”跟着音乐唱一唱,用声音将主题三的强弱对比出来。
4、聆听插部
师:刚才我们听了A、B、C个主题音乐,那这一段音乐在力度和速度上与他们有什么不同呢?(播放插部)
生:力度弱了? 速度慢了?
师:如果前面3个主题音乐描绘了白天欢快、热闹的森林。这段音乐又是描绘什么时间呢?这时候森林里又出现了那些动物呢?(再次聆听)
生:描述了晚上的情景。出现了萤火虫,蛇,猫头鹰,蝙蝠,在黑夜里闪着大眼睛……?
师:夜晚各种动物都出来活动了。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在相互交流、玩耍。
四、回顾乐曲,听辨演奏顺序。
1、师:乐曲三段主题音乐我们都熟悉过了,现在让我来考考你们,是否用心聆听了,请听音乐用并手势表示它是第几主题。
《森林的歌声》是由A、B、C 三个主题音乐用不同的乐器反复演奏,请同学们听一听,三个主题的顺序是什么?
2、聆听重复的一遍,巩固三个音乐主题演奏顺序。
师:乐曲的主奏乐器是笛子、小提琴、吉他,请同学们听一听每一个主题运用的是什么乐器演奏呢?
五、课堂小结。
师:其实音乐就在我们身边,音乐也更在我们心里,感谢大自然和这些精灵们为我们带来的音乐盛典。希望同学们热爱音乐,热爱大自然,用你的音乐之耳倾听周围的一切。
最后让我们在这美妙的歌声中说再见吧!(在《森林的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