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托卡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听赏乐曲《火车托卡塔》,初步了解托卡塔的风格特点,体验乐曲的情绪,能够听辨并记住音乐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律动参与、旋律模唱、乐器听辨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记忆乐曲主题:通过分段聆听,辅以声势和肢体动作、音乐速度的快与慢,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聆听中想象乐曲《火车托卡塔》所表现火车的各种场景,培养学生聆听以及综合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记忆乐曲的主题。
教学难点:感知乐曲中音乐所塑造的火车形象和表现的场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哼唱乐曲主题旋律带学生一起开火车,引出课题《火车托卡塔》
二、感知欣赏——展开想象
1、聆听乐曲第一部分
说说从哪里感受到音乐中的火车?听到了哪些声音?
尖锐的火车汽笛声、呼啸的风声、车轮滚动与铁轨碰撞的声音。
2、聆听乐曲第二部分——主题1与主题2
聆听主题 1
A那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兴奋、激动)
B画图形谱感受强拍
C用“beng”模唱音乐主题
D再次聆听,参与体验
主题1出现了几次?(2次))分别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第一遍圆号演奏,声音低沉而有力,第二遍小号,声音高亢而明亮)
聆听主题2
A声音听起来怎样?(更低沉了,用大号演奏)。主题再次出现时在力度、音高、音色上有什么不同?(主题2在重复时,在铜管乐威武雄壮的伴奏下,弦乐组高八度演奏主题,音乐显得激动,情绪高昂)。
B再次聆听,画图形谱
c用“beng”模唱音乐主题,用丝带表现音乐
3、完整聆听乐曲第二部分
A、听辨乐曲中打击乐器的声音,尝试用铃鼓伴奏
B、主题1时用铃鼓拍击方式伴奏;主题2铃鼓一小节一个连续的摇奏。
C、完整聆听乐曲的第二部分,两个主题出现时用不同的铃鼓方式来伴奏。
4、聆听乐曲第三部分
师:这部分的音乐熟悉吗?(第三部分重复了第一、第二部分的音乐)再重复第二部分的主题2时,音乐与之前有什么不同?(第一遍速度放慢了,第二遍速度加快还加入了人声的演唱),
过渡语:音乐的魅力就是这么大,管弦乐尤其如此,给人很多启示和想象的空间。
三、介绍——托卡塔
“托卡塔”是一种富有自由即兴的键盘乐曲,用一连串的分解和弦以快速的音阶交替构成,大多速度较快、节奏紧凑、自由奔放。
教师为乐曲更名——“火车的速度与激情”
四、全曲完整欣赏——感受“火车的速度与激情”
主题1、主题2的部分用铃鼓和人声伴奏,用动作将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出来。
五、介绍《火车托卡塔》的创作背景
作曲家刘湲的这首管弦乐《火车托卡塔》最初为香港回归而作,乐曲以快速、炫技、富于时代感为特征,以台湾歌手罗大佑的歌曲《飞车》为素材,通过闪电般的速度、洋味十足的炫技以及中国现代城市民谣元素的运用,刻画了90年代后期以香港为聚焦点的中国风貌,她像一列飞驰的火车,载着中国这个庞大的国家快速腾飞。主题2再现加入的人声演唱表达了人们的喜悦、乐观和对未来充满向往的心情。
欣赏罗大佑歌曲《飞车》
听到熟悉的旋律了吗?
七、欣赏交响乐视频《火车托卡塔》
欣赏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奏《火车托卡塔》的视频,看一看辉煌又让人震撼的音乐是怎样演奏出来的。
八、课堂小结
《火车托卡塔》是一首轻松活泼、色彩斑斓的乐曲,音乐塑造的形象、表现的场景总是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火车的汽笛声、两车相汇,车轮滚动声以及火车飞驰而带出的风啸声,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音乐的魅力就是如此的,希望同学们在音乐的大宝库中,慢慢学会欣赏、享受、甚至表现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