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清 平 乐
【课时目标】
1.理解黄庭坚在词中流露的惜春、恋春的思想感情。
2.背诵古词。
【教学重点】
背诵古词。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惜春、恋春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作者简介:黄庭坚,字鲁直,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三宗之一。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 秦观并称“苏门四学
士”。
2.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一首悼春词。词人少年得意,中进士。 后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二、学生读古词。
三、理解词意。
1.教师点拨重点词语:
寂寞:清静,寂静。
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黄鹂:又叫黄莺、黄鸟。
百啭:鸟婉转地鸣叫。
解:懂得,理解。
因风:借着风势。因,凭借。
2.词意:春天回到哪里去了呢?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唤它回来,与我同住。
但春天归去又没有踪迹,谁又知道呢?除非去问问黄鹂。但黄鹂婉转鸣叫,没有人理解它说的是什么,黄鹂趁着风飞过夏季盛开的蔷薇。
四、细读、探究。
1.自主学习:词人是如何表达自己对美好春光珍惜和热爱的情感的?
2.学生汇报。
(1)“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结果如何?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孤寂,无处觅得安慰。关键词在于“寂寞”。 “寂寞无行路”,春天消失得无影无踪。惜春、伤春之情跃然纸上。
(2)“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词人强烈的留春情感,他多么希望再回到往日春风得意之时,因此千呼万唤地召唤春天“归来”与词人“同住”。 这里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春天人的特征。
(3)“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春无踪迹谁知?”直接表现了春的流逝。“留春,春不住”,春天依然无影无踪、无声无息地消逝了,它的踪迹谁又知晓呢?这多么令人惆怅、伤感啊!但作者情绪马上一转,因为人虽不知春去了哪里,但在空中飞来飞去的黄鹂倒像是知道呢。
(4)“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黄鹂用清脆婉转的歌声回答我,可谁能听懂它唱的是什么?留给词人的,只是满腹的惆怅。
3.总结:作者并非不知春去了哪里,只是惜春情深使他不忍心说破。 写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终于无奈地认识到:春天确实回不来了。
五、总结。
1.这是一首惜春词,表达了作者惜春的心情。上片写春天在不知不觉中逝去;下片写春天无踪影可以追寻。表达了作者伤春、惜春的情感。
2.学生背诵。
【板书设计】
清 平 乐
寻找春的踪迹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