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骑鹅旅行记(节选)
【教学目标】
1.快速浏览,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阅读文章内容,能对人物建立初步印象。
3.能对人物性格进行简单评价。
【教学重点】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能通过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一本书《骑鹅旅行记》。
2.出示课件,简介这本书:《骑鹅旅行记》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迄今为止,在世界各种文学奖中,还没有哪一个奖项可以和诺贝尔文学奖的知名度和权威性相比,因此,各国作家无不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殊荣。如果哪位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祖国都会为之骄傲。
3.出示课件,简介作者:同学们,塞尔玛·拉格洛芙虽然患有腿疾,但为了完成这本书的创作,她独自一人忍着病痛走完了瑞典的大江南北,所以书中主人公旅行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塞尔玛·拉格洛芙的足迹。因此,人们又将《骑鹅旅行记》称为塞尔玛·拉格洛芙的旅游日志。
设计意图:
简介这本书的文学价值,激发学生学习这本书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出示课文难读的词语,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尼尔斯被小狐仙变成像大拇指一样大的小人儿。为了阻止雄鹅飞走,尼尔斯爬到了鹅的身上。没想到鹅神奇地飞了上天。
设计意图:
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更深入地学习。
三、关注情节、交流感受。
1.出示课件,自学提示: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他遇到了哪些小动物?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读文,找出相关句子,在书的旁边标注出自己的体会或者感受。(学生先自学,再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麻雀:“快看放鹅娃尼尔斯……”
(2)公鸡叫道:“他活该……”
(3)猫:猫稍稍睁了睁眼睛,里面射出了一道寒光……
(4)牛:名叫五月玫瑰的牛、名叫金百合的牛、名叫星星的牛又是怎样说的?
3.人物评价。
你觉得尼尔斯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为什么会变小呢?
学生汇报:调皮、捣蛋、讨厌的孩子。变小是因为小狐仙在惩罚他。
4.读完这篇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我懂得了不能捉弄别人,要尊重他人,要热心帮助别人,要互相帮助。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体会尼尔斯的人物形象。
四、回到课题,拓展延伸。
1.题目是“骑鹅旅行记”,小男孩尼尔斯爬到鹅背上旅行,老师告诉你们,尼尔斯的旅行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好,他一路上也经历了许多或凶险、或刺激、或神奇的事儿,还想听吗?尼尔斯最终变成了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2.学生说说课前读过的原著中的故事。
3.在尼尔斯骑鹅旅行的过程中,的确发生了很多像你们刚才所讲的好些有趣的故事,希望没有读过这本书的同学能自己翻开书细细品读。
设计意图:
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五、课堂总结。
让我们人类和动物互相帮助,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板书设计】
6* 骑鹅旅行记(节选)
小人儿 顽皮 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