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单元检测(一)
一、选择题
1、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之情。东北的沦陷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双十二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场爱国救亡运动就是著名的( )
A.四一二政变 B.一二?九运动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3、1937年,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普遍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是因为( )
A.井冈山根据地创建 B.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百团大战鼓舞人心 D.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4、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张学良“36岁”时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5、下列历史材料反映的军队称号,出现在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的有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华民族的全国性抗战从此开始
C.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中国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7、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英勇抵抗,打破的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该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台儿庄大捷
8、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日本人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中遇难的中国人达( )
A.10万人 B.20万人 C.30万人以上 D.300万人以上
9、著名戏剧家田汉在1938年中国军队取得某战役重大胜利后,写下了这样的祝捷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这一战役是( )
A.贺胜桥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0、根据下表信息,推断该会战是
时间 典型战役 意义
1938年6月—10月 万家岭战役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彻底破灭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11、“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美英等国军队于太平洋接连失利形势下,中国战场取得了这一会战的胜利引起强烈的国际反响,获得英国、美国等国政府和舆论给予积极赞扬和评价。“这一会战”是
A.台儿庄战役 B.淞沪会战 C.保卫大武汉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2、在抗日战争中,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的一场著名的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台儿庄大捷
13、为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和措施包括
①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②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③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④发展生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在电视剧《亮剑》中,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说:“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大规模主动出击日军,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忻口会战
15、“我们的大会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开会的:中国人民在其对于日本侵略者作了……坚决的英勇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和自我牺牲之后,出现了这样的新局面……中国人民配合同盟国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时机,已经迫近了。”材料中的“我们的大会”指的是( )
A.中共一大 B.国民党一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16、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举行了阅兵式等隆重纪念活动,习近平主席等中国领导人和外国领导人出席。国务院发布通知,2015年9月3日全国放假1天。“9月3日”是( )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国耻日” B.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C.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 D.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7、“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一首不朽的民族战歌,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为中华民族的强大而奋斗。这首歌创作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8、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了如下两个纪念日,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①铭记胜利和光荣,勿忘牺牲和耻辱。以史为鉴,自立自强。
②我们要以希特勒为榜样,走民族复仇之路。
③告诉世界:必须维护和平、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④要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把抗战的正义性、对死难英烈的纪念和缅怀永久性地固定下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
19、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异常激烈,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进而发展到战略反攻,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
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
材料四: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际公祭日。
(1) 材料一图片反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哪一事件开始的?材料二反映了哪一事件?
(2)材料三两位将领分别指挥了抗日战争中哪两大战役?
(3)读材料四,请你说一说国家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20、从1921年到2019年,98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从在野到执政,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光辉之路。
(从无到有)
材料一①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百年中国》
②人民军队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人民军队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1)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材料一①中1921年为什么被看作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②中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从弱到强)
材料二 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力量对比变化情况(见下表)
(2)解放战争时期,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壮举的领导人有谁?据材料二中表格信息,指出1948年7月到1949年2月,解放军军队数量反超国民党军队数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从幼稚到成熟)
材料三 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彼关的转折点。
(3)材料三的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是什么?当时中共中央正领导红军,进行哪一人类历史前所未有的壮举?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
材料四 见下图
(4)材料四图片反映的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处理这件事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该事件后国共两党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在野到执政)
材料五 ①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恢复抗战前“一党专制、一人独裁”的局面,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
②下图总统府办公室台历,时间定格在“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
(5)材料五①中这场“判桌上的较量”是指哪一事件?②图时间定格在“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的原因是什么?
(从挫折失误到走向辉煌)
材料六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经历过挫折,出现过失误。但中国共产党能不断更正自身失误,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大国……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哪一事件?材料六中找到的“一条路”指什么?
(7)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最终走向辉煌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A 2.B 3.B 4.B 5.B 6.B 7.B 8.C 9.C
10.D 11.D 12.A 13.C 14.C 15.D 16.D 17.C 18.D
19、(1)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2)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3)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前车之鉴,汲取战争惨痛教训,维护世界和平。(意思相近即可。)
20、(1)1921年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南昌起义。
(2)刘伯承、邓小平;1947年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分到土地的百姓踊跃参军。
(3)遵义会议;长征;中共七大
(4)西安事变;为了全民族的利益;由对峙转向合作
(5)重庆谈判;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
(6)五四运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7)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把中华民族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不断修正自身的错误与失误等。
9月3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