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生活和学习中的好帮手——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从更广泛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体验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
实物(银行卡,手机,平板电脑),网络浏览:电子地图、天气预报、淘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想一想,在学校、家里、哪些地方使用了信息技术,(参教材9页)
(信息的表现形式:声音、文字、图像等信息)
学生思考,查找亲身体验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找到并回答。
在学校里应用了哪些信息技术?
(用计算机搜集资料、处理数据、制作作品、在因特网上进行搜索等)
在家里也有很多,(如:洗衣机、微波炉、电饭煲、数码相机、等都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
所以,我们学的信息技术就是我们身边的信息技术,我们学到的信息技术也是对每个人都非常有用的信息技术。
教师小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判断。
二、新授:
1. 信息技术变得越来越贴心——体形越来越小,越方便。
教师出示实物:银行卡、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电子公交卡在手机中的应用。
由学生来找自己身边的体现信息技术越来越小,方便的实物。
学生讨论、相互交流。
2.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处理能力越来越强。
(1)计算机的发展史:第一台计算机-——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研制成的。
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四个时代:
一:电子管数字计算机;
二、晶体管计算机;
三、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
四、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
利用PPT展示发展经历
(2)神通广大的机器人——你不愿干的事、你做不了的事,交给“机器人”去做吧!
多媒体视频展示(扫雷、救火、采矿、掘墓、做手术等)
3. 计算机网络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电子地图”——各地信息尽在掌握中;(导航等)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天气预报网站帮我们更快、更准确的了解天气情况;
、网上购物——坐在家里“逛商场”(淘宝等);
通过网络让学生浏览信息,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期间教师巡视。
教学反思:
学生年龄较小,还是需要注重学生的直接感观理解,要善于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