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为人民服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词,正确理解本课新词;
2.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2.学习第2自然段,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进行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人物、背景。
1.揭题,板书课题:为人民服务。
2.出示课件,简介人物。
张思德,1932年参加革命,是中央警卫团的战士,经历过长征,负过伤,是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因大生产运动的需要,被派去烧炭,因炭窑倒塌而牺牲。
3.出示课件,简介背景。
这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
时正处于艰苦的抗日战争阶段,困难很多。毛泽东同志在追悼张思德同志的同时,讲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团结起来,争取抗战的胜利。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方式解决字词障碍,争取读正确、流利。
生字:彻、迁、泰、迫、批、标、牺、炊、葬
新词:剥削、兴旺、解放、哀思、革命、彻底、利益、意义、压迫、批评、五湖四海、目标、责任、牺牲、制度、寄托、死得其所
2.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毛主席认为,革命队伍的宗旨是什么?
讨论小结:(为人民服务)
(2)怎样理解“完全”和“彻底”这两个词语呢?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除了为人民服务之外,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就是做到底的意思,不达到目的决不休止。只有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得才有意义。)
3.分自然段指读课文,思考: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讨论交流:(讲了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朗读第2自然段,画出这段的中心句。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教师引导: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个中心句进行论述的?
(先引用司马迁的话作论据;然后具体讲了什么样的人死得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了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
3.结合资料说说为什么张思德的死重于泰山。
4.谈一谈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或实际生活当中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
(让学生先组内交流一下,然后选几个有代表性的事例在班内交流。如李大
钊、郝副营长、孔繁森……)
5.教师小结:为人民利益而死才是有意义的,才是光荣的。
6.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试着背诵。
7.归纳学法:先找中心句,再具体说说是如何论述的。
【板书设计】
12 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3~5自然段,看看课文是如何围绕为人民服务写的。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课时,导入本课时。
1.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什么?围绕这个观点主要写了几层意思?
2.毛主席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观点,把三个方面的意思像剥笋一样,一层一层讲得非常清楚。其实,毛主席在讲其中的某一个方面的时候,同样把意思讲得非常清楚、准确和全面,句与句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3.毛主席是如何论述生死观的?
设计意图:
既回顾了课文,又为下文做了铺垫,下文将要体会毛主席论述的严密性。
二、读议结合,合作探究。
1.探究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部分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我们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
(2)指名读:标出本段的关联词,读一读,毛主席是怎样把这个中心意思说清楚的?(体会这段话议论的严密性。)
①关联词:(因为……所以……;不管……都……;只要……就……就……)
②讨论交流:抓住以下要点交流体会。
a.每句话讲的是什么?
(这段话共有六句话。第一句话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四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第五句话举了“精兵简政”的例子再次说明我们愿意采纳任何人的意见;第六句话总
结提出了我们的队伍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b.思考:作者为什么要举“李鼎铭”提的“精兵简政”这个例子?为什么说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队伍就会兴旺起来?
(交流:因为“李鼎铭”作为一个党外人士,不是共产党员,他提出党内要“精兵简政”这个策略是正确的、合理的,共产党就接受他的批评建议,进行改革,这充分说明了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你提的批评、建议合理,就一定会被采纳。)
理解: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社会背景:抗日战争中,由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和封锁,抗日根据地面临着物资极端缺乏的困难。陕北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建议缩小机构,精简人员,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共产党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部队、机关变得更加精干,更有力量。)
(3)用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恰当运用关联词。
(4)背诵第3自然段。
2.探究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用心体会句子之间意思的严密性。同桌说一说。
交流:本段后半部分句子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第五句讲我们要努力奋斗;第六句讲要奋斗就会有死人的事情发生;第七句讲只要是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第八句讲我们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最后一句讲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文中用“但是”“不过”等词语将句意表达得既清晰又严谨。
(2)抓住第七、八两句话,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不怕牺牲”。
(这里讲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不怕牺牲,当人民利益需要的时候,勇敢地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要尽量地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不要因为莽撞、蛮干造成本来可以避免的牺牲。当时,我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为解救中国人民于危难之中,牺牲在所难免,这样的死是死得其所,但在和平时期,却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为人民服务与珍惜自己的生命并不矛盾。)
3.学习第五部分(第5自然段)。
自读思考: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要为做过有益的工作的人开追悼会;开追悼会是为了寄托哀思,使整个
人民团结起来。)
三、总结全文,回顾拓展。
1.朗读课文,边读边回忆毛主席是怎样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一层一层地将意思表达清楚的。
(先总说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怕别人批评;再进一步阐述任何人都可以提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或缺点;最后说只要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去做。)
2.读读65页《十里长街送总理》,说说周总理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3.我们现在怎样为人民服务呢?
(指名让学生自由发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说法。)
【板书设计】
12 为人民服务
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