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1.4 整式的乘法(第1课时)
学科年级 七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
一、课程标准要求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通过带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验证单项式乘法运算法则的过程,正确理解法则,并能应用法则进行计算.在此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理解算理,体会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作用和转化的思想.
二、教材地位作用
在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数的运算、字母表示数、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内容,具备了由数的运算转化为式的运算的知识基础,类比有理数运算学习整式的运算是本章的重点,是代数知识学习的重点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代数与现实世界、学生生活、相关学科联系十分密切,为数学本身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语言、方法和手段.
三、学情调查分析
学生在小学及七年级上的学习中,受到了较好的运算能力训练,能够独立完成计算活动,并具有一定的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确定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通过带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验证单项式乘法运算法则的过程,正确理解法则,并能应用法则进行计算.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单项式乘法的意义,理解单项式乘法法则,会利用法则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单项式乘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单项式乘法运算的算理,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与态度:体验探求数学问题的过程,体验转化的思想方法,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单项式乘法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运算法则及其探索过程.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共设计了六个环节:温故育新—实例引入—探索规律—及时训练—延伸拓展—随堂测评.第一环节:温故育新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复习幂的运算性质 问题1:前面学习了哪些幂的运算?运算法则分别是什么?让学生分别用语言和字母表示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m,n是正整数)(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m,n是正整数)(3)积的乘方等于积中各因数乘方的积. (n是正整数) (4)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问题2:计算下列各题: (1)(-a5)5 (2) (-a2b)3 (3) (-2a)2(-3a2)3 (4) (-y n)2 y n-1 第二环节:实例引入:提出学生身边的一个实例,引出问题:七年级三班举办新年才艺展示,小明的作品是用同样大小的纸精心制作的两幅剪贴画,如右图所示,第一幅画的画面大小与纸的大小相同,第二幅画的画面在纸的上、下方各留有 米的空白. (1) 第一幅画的画面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第二幅呢?你是怎样做的? (2) 若把图中的1.2x改为mx,其他不变,则两幅画的面积又该怎样表示呢? 引导学生认真读图,得出第一个画面的长、宽分别为1.2x米、x米,第二个画面的长、宽分别为1.2x米、米,即米,学生利用矩形面积公式可得到: 第一幅画的面积是:,第二幅画的面积是: 再利用前面幂的运算性质,学生很容易得出结果=,= 接着教师抛出第二个问题,有了刚才的做题经验,学生很容易得到第一幅画的面积是:,第二幅画的面积是:. 教师引导学生对两个代数式进行分析: 和,这是什么运算?你能表示出最后的结果吗? 因为因式都是单项式,学生能够回答出是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运算.进一步追问:什么是单项式?(表示数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也就是说也就是,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写成,再根据幂的运算性质可以得出这一结果,即=.类比老师的分析,学生马上自己动手探索出=,教师请同学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旨在理解其中的算理. 由此引入新课:我们知道,整式包括单项式和多项式,从这节课起我们就来研究整式的乘法,先学习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第三环节:探索规律在刚才的数学活动基础上,教师再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 3a2b·2 ab3和(xyz)·y2z又等于什么?你是怎样计算的? 问题2: 如何进行单项式乘单项式的运算? 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以四人为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全班共同交流,得出单项式乘法的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得出法则后,教师再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探究的过程进行反思,明确算理,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问题3:在你探索单项式乘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运算律和运算法则? 学生回答:运用了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第四环节:及时训练教师通过例题,使学生明确利用单项式乘法法则进行计算的方法.虽然是例题,但是教师先不讲解,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教师根据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错误,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板书示范.同时教学中应通过恰当的方式让学生明确每一步运算的依据.例1 计算: 以上四个题目分为两组,先让学生完成前两个,安排学生板演,让学生进行评价,发现自己或同伴出现的问题,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订正及示范.在总结解题经验、明确正确方法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完成具有较大难度的第3、4题. 在学生充分参与计算、讨论活动后.教师再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单项式乘法运算的步骤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让学生反思总结,升华提高,再有目的的进行练习. 随堂练习: 计算:(1) (2) (3) (4) (5) (6)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活动内容: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解决,再交流讨论.一家住房的结构如图示,房子的主人打算把卧室以外的部分全都铺上地砖,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地转?如果某种地砖的价格是a元/平方米,那么购买所需地砖至少需要多少元? 第六环节:随堂测评计算:① ② ③ ④ ⑤
七、教学评价
1了解单项式是由字母因数和数字因数两部分组成的学习知识的过程,2同时成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3 通过合作交流,发现自己以及同伴出现的解题失误,4综合考查学生对于幂的运算性质以及单项式乘法的应用
x米
1.2x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