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内容提要
正投影与三视图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投影:在阳光或灯光的照射下,物体在地面或墙面上出现的影子。
投影法:人们从中总结出规律,得到在平面上画出物体投影的原理和方法,并用来表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投影线:即照射的光线。
投影面:影子所在的平面。
投影:物体的影子。
正 投 影
视图的投影过程
(一)正投影与三视图
1正投影法:投影光线相互平行并且投影光线与投影平面垂直时,在投影平面上得到物体视图的方法。
正投影的基本特征
真实性:当物体上的平面或直线与投影面平行时,它的投影反映实形或实长。
集聚性:当物体上平面或直线与投影面垂直时,它的投影积聚为一直线。
收缩性:当物体的平面或直线与投影面倾斜时,它的投影缩小或缩短。
正投影的基本特征
真实性 积聚性 收缩性
思考题:
下面是一物体正投影得到的一张图,你能看出它是什么形状嘛?
正投影现象
正投影只有一个视图
问题:1.一个方向的投影能不能完整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能不能区分不同的物体?
答案:不能
怎样才能更完整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呢?
答案:多方向投影(三视图).
例1.画出下面各物体在屏幕上的正投影
圆锥 球 圆柱
二视图
主视图:从一个物体的正面平行看过去留下的阴影部分的视图,也即是正面上的视图。
俯视图:沿着垂直于水平面的投影线,由上向下观察物体,在水平面上得到的视图。
.
二视图的练习
根据左边的零件画出主视图和俯视图
三视图
思考:机械制图都采用三视图来作图,为什么采用三视图?
物体具有长、宽、高3个方向的尺度。用正投影法将物体投影到一个投影面得到一个视图,只能反映物体两个方向的尺度。为了能确切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通常采用三个方向的视图来描述。
三视图
一块零件 三个视图
作出
还原
二、三视图的形成
1、三视图:采用正投影法将物体同时向三个投影面投影,所得三个投影图
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三视图
主视图: 正面上的视图
俯视图:水平面上的视图
左视图:右侧面上的视图
三视图的形成
及位置关系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则 (1)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则 (2)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则 (3)
而且长对正;
而且高平齐;
而且宽相等。
1.主视图和俯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长度,
2.主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高度,
3.俯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宽度,
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
这是以后画图和读图的重要依据
V 主视图
左视图 W
H 俯视图
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
长对正
高平齐
宽
宽
宽
相
等
X
Y
Y
Z
45。
主
俯
左
练习题:看看能不能画出零件的三视图
三视图的画法规律总结
a、分析物体的基本形体组成及其形状、大小、位置关系
b、确定主视方向(最能反映物体的主要形状特征) , 即找准正面,才能确定水平面和左侧面。
c、找正面,就是找最规则、最容易画的一面。
d、都是画投影部分的边缘线。
e、看得见的部分都画实线,凡事看不见的部分都画虚线
f 、应用:主视图与俯视图即长相等;
主视图与左视图即高相等;
俯视图与左视图即宽相等;
画图时应注意的问题
1、先画主体部分,后画次要部分。
2、几个视图要配合着画。
不要先画完一个视图,再画另一个视图。一 般是先画主视图 再确定左视图和俯视图
3、各部分之间画出分界线
4、描深时先画圆或圆弧,后画直线,不可 见
轮廓部分用虚线画出,对称线、轴线和圆的中心 线均用点划线画出。
4.形体有对称的切槽,画视图时为了表达对称性
一般画出中心线(点划线)
练习题
B
1.根据如图所示的组合体,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
的左视图
练习题
2.根据立体图和主视图,补画俯视图和左视图中缺少的图线。 (高考样题)
补全后的三视图
本节小结
本节课要求学生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
,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能绘制草图和简单的三视图。本节课的重点是在于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本节课的难点是要能绘制简单的三视图。因此,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要多看,多练才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