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
昆山市玉山中学 周艳
一、教学指导思想
自然界中最美丽的是生命,我们的生物课堂更应该是生命的课堂。实际上,每一章节的内容中都蕴含着大量的人文教育的素材,只要我们从大教育的背景下去分析、领会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可以在生物教学中很好的将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授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当今世界,毒品已成为继癌症和艾滋病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在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24章第二节“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中,简单地提到了吸毒的危害,作为教材这样处理是恰当的。但是,针对青少年所处的年龄、性格特点和社会现实仅做此宣传是不够的。
? 据统计,中国吸毒者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去年无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有4600余名,其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了88%;广西的吸毒者95%以上是青少年。毒品正极大地威胁着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重视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时期,对什么都感好奇,对什么都想试一试,再加上对毒品的危害认识不清,致使受害人数最多;青少年时期,正是迅速生长发育的时期,各器官、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若吸毒危害比成年人更为严重。所以我们必须在青少年中开展禁毒教育,使之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自觉抵制毒品,远离毒品。在学生掌握了神经、循环、呼吸、消化、生殖等几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之后,进行系统的禁毒教育为最佳时期。
对绝大少数吸毒者而言,恐怕根本原因则是缺乏对自身生命的珍爱。举个例子,一个对大自然具有绝对珍爱之心的人,他就绝对不会做出践踏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的事。同样,一个对生命具有绝对珍爱之心的人,对生命的热爱都来不及,何至于自我摧残?
生物教学,理应担当起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将生物知识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每一个学生都真正认识到“毒品不是儿戏,生命需要珍爱”,并将其化作自觉行为。
罗曼·罗兰说:“要有光,太阳的光是不够的,必须有心中的光。”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光,我们所需做的就是点亮它,照亮自我也照亮别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分析毒品的危害,得出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的结论。
2、能力目标
(1)能运用分析毒品的资料,来了解有关毒品危害的知识。
(2)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在自主的意义建构过程中获得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毒品的认识,共同抵御毒品的危害,积极参加防毒禁毒活动。
(2)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三、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
毒品的危害,拒绝毒品的方法,形成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形成自觉抵制毒品的意识与行为。
教学设计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
正如一位教授说的:“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命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以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机械的执行预设方案,而是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1、小组讨论,互相评议 现代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应该符合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强调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在自主的意义建构过程中获得知识。教师由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协调者,发挥教学主导作用;学生由教学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究者,处于学习主体地位。因此,教师的任务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必要的材料,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总结和归纳,建构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教师通过组织和促进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2、画图活动,设计每阶段的人生目标 将生物知识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这一活动环节思考人生的目标和意义,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3、角色扮演“你怎样说‘不’” 比较同一情境中的不同处理方式,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角色扮演”环节使学生加强毒品预防意识,尝试不同的对毒品说“不”的方式,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要加强意志力的培养;要学会灵活地找借口拒绝;要学会保护自己的一些策略等。
4、DIY:设计公益广告 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实现学以致用。同时,课堂教学目标被进一步升华为更高层次的素质目标,即把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具体教学目标的达成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桥梁,以学生对知识、情感、技能的内化促进素质目标的实现。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毒品的资料以及吸毒案例。
(2)自制课件。
(3)糖果
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小组讨论,互相评议
资料1:下列哪些属于毒品:汽油、砒霜、吗啡、酒精、氰化钾、可卡因、安定、海洛因、杜冷丁、啤酒、甲醇、大麻、鸦片、烟草、冰毒、摇头丸
资料2:
问题①:吸毒有那些方式?
问题②:毒品有哪些危害(请从社会、家庭、个人三方面理解)?
问题③:为什么吸毒容易感染艾滋病?
问题④:青少年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吸毒,怎样预防?
1、老师将学生分为 8 个小组。每组分发 1 份资料 1 和资料 2 的一个问题(或采取抓阄方式)。每组选一个主持人,就本组资料中的话题展开讨论,集思广益,请一名同学记录所有信息(提示:主持人的引导应以充分展开话题为目标,不要带主观色彩,尊重每个人的意见)。
2、讨论结束后,教师就每一个问题,请每组的主持人将本组的讨论结果介绍给大家,相同话题的另一组可做补充,更正与交流。
3、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形成正确信息:
A 什么是毒品?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
B 毒品的危害:对社会、家庭、个人身心方面。
C 吸毒与艾滋病的关系(吸毒是培养艾滋病的温床)。
(二)、画图活动
1、活动:请每位同学画一条射线,将其分成 4 等份,右端无限延长。可把这条射线看作是每个人的生命线,每一等份是你生命中的一个年龄阶段。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愿望,为自己每一个阶段制定一个目标。
2、总结:我们的人生刚刚开始,每个人都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同学们,为了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了自己的健康幸福,请远离毒品。
(三)、角色扮演:你怎样说“不”
1、提供场景:糖果表示毒品,两位同学上台,请一位同学尽量劝说另一位同学服用毒品。
2、引发思考:拒绝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艺术,在生活中如果我们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拒绝呢?
① :请同学们在卡片上每人写出三种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拒绝方式。
② :分4个小组分别汇总,并归纳出5种最有效的拒绝方式,每组请两位同学以表演的形式汇报。
要求:扮演“劝说者”的同学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 尝一次吧,这也是一种体验。
· 尝一次吧,没有人会知道的。
3、合作探究
① 如果有的人不小心染上毒品,应该怎么办?
② 如果你发现周围的同学或朋友有吸毒行为,你会怎么做?
(四)、DIY:设计公益广告
设计一个公益广告,旨在告诫青少年远离毒品或让吸毒少年迷途知返。在你的广告中,必须揭露毒品带来的危害并说明防毒的方法和策略,广告中也可以包含一些与内容相关的漫画,使其看起来比较形象、生动。
五、教学反思
围棋上有句名言:“棋从断处生”。一盘棋因抓住对手的断处获胜更显得精彩、激烈。同样,优秀教师的课堂往往是波澜起伏,高潮迭起,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在课堂上时刻关注学生的需要,并能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态地生成教学活动。
顺应学生的需要而生成教学过程是对教学设计的必要补充。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不一定能预见学生在学习态度、内容、方式上的所有需求,因而可能出现教学“预设”与教学实施难以融合的状况。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创新与创造能力,根据学生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手段,使教学过程具有动态生成的创新性。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显得鲜活而生动,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与技能,而且体现了以学生素质发展为本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