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单元初步感知
授 课
提 要
课 时
13 猫
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
14 母鸡
《母鸡》一文是老舍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文章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尊敬”的态度转变,最后作者体会到母爱的伟大。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动物的可爱、可敬。
2
15 白鹅
《白鹅》一文,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地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
2
习作:我的动物朋友
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它的特点。
2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学生能够感悟运用反语的写法,并能运用这种写法来习作。
识字加油站:进一步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生字。
词句段运用:能准确运用常用的词语来表达一类人;运用冒号来引起下文,具体分述写;进一步体会语气词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书写提示:字距要比行距小;字的大小基本一致;两边留的空白大致相等。
日积月累:朗读、背诵唐代诗人罗隐的古诗《蜂》。
1
教法与学法
授 课
方 法 探 究
13 猫
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感受他对生活的热爱。
14 母鸡
让学生通过与《猫》的对比感受作者在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15 白鹅
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抓住关键词自主感悟,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过程典案
13 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虑、职”等8个生字,会写“忧、贫”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呼唤、响动、尽职”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3.学习第1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写清楚它的某个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感受他对生活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关爱动物、热爱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写清楚它的某个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虑、职”等8个生字,会写“忧、贫”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呼唤、响动、尽职”等词语。
2.理清课文思路,学习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1.出示课件:不同形态的猫。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小动物,它们很可爱,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猫就是其中的一个。你们喜欢猫吗?猫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
2.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特别喜欢猫,还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着老舍先生家的猫是怎样的吧。
3.老舍简介。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此环节,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懂字词。圈出生字新词和不理解的地方。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
讲解多音字:
屏 bǐnɡ pínɡ 折 zhē zhé shé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猫讲了哪几层意思,在课文中画出关键句。
4.课件出示:(1)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
这两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第一句话是第一自然段的总起句,第二句话是全文的关键句,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5.小结:作者围绕猫讲了两层意思:1.猫的性格古怪;2.满月的小猫们的可爱。
设计意图: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对新知识有初步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体会猫的性格古怪。
1.默读第1自然段,说说第1自然段围绕猫的古怪讲了哪几层意思?
它老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贪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尽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课文在描写猫的“老实”与“贪玩”之间,“贪玩”与“尽职”之间是用一个什么词连接起来的?
(用“可是”来连接,意思上起转折作用,语句上起连贯作用。)
2.课文还有哪些自然段的写法和它一样?
3.总结: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既胆大又胆小,它的性格这么矛盾,只能称它(师生齐说)古怪了。
设计意图: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四、总结。
这样性格古怪的猫,作者对它怀有什么感情?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13 猫
1.猫的性格古怪。
2.满月的小猫们的可爱。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继续体会小猫的可爱,感受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2.学习课文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写清楚它的某个特点。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老舍先生笔下那只性格古怪的猫,那么谁能概括一下猫的性格特点?这样性格古怪的猫,作者对它怀有什么感情?
填空:它既( ),又( );既( ),又( );既( ),又( )。
设计意图:
“温故而知新”,由复习导入新课,既帮助学生巩固了已学知识,又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利于学生将新旧知识衔接起来,从而很自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活动中。
二、品读课文,感悟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一)对性格古怪的猫的喜爱。
小组合作学习:默读课文1—3自然段,举例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猫的喜爱,画出相关语句批注你的体会,并有感情地朗读。
1.学生汇报。(只要有道理即可)
(1)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①学生抓关键词“乖”谈体会。
②乖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老实、听话。)我们什么时候用“乖”?(老舍把猫写成了小孩子,对猫多亲昵啊!)那再加上“的确”呢?(更加深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③老师:这一句虽然不长,用词不多,但深刻地写出了猫的可爱,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这句话。
(2)出示:“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①“几个钟头、非……不可、屏息凝视”可以看出猫的尽职。
②出示猫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屏息凝视”(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③让学生模仿猫的表情。
④这个词写出了猫工作时的什么态度。(专心)
⑤“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这句话说明了猫的什么特点?(有决心和耐心)
小结:猫在捉老鼠时尽职的表现:“屏息凝视”表示专心;“一连……”表示有耐心;“非……不可”表示有决心。
⑥这么尽职的猫作者怎能不喜欢呢?让我们带着对猫的喜爱之情一起来读读吧!(学生齐读。)
(二)从情绪变化中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交流句子: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1.重点词:蹭、摩擦
老师:在作者眼里猫像一个撒娇的小孩,一个“蹭”字,蹭出了猫的可爱、温柔,也蹭出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比较句子: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几个脏脚印。
你觉得哪句写得好?为什么?(第一句好,因为从“小梅花”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
通过对“蹭”和“小梅花”的理解,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然后心有所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交流句子: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三)体会作者对满月小猫们的喜爱之情。
1.小猫有什么特点?(淘气、可爱)这样淘气、可爱的小猫,老舍先生喜欢吗?
2.出示句子:枝折花落,绝不舍得打它们。
补充:老舍先生爱花,爱养花,小猫们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却舍不得打它们。
3.相反,这么淘气的小猫,老舍先生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评价它。(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4.读了课文,你和老舍先生产生的感情一样吗?说一说。(喜欢、喜爱)
5.一起读一读第6自然段,注意读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体会老舍先生用词的准确性,体会作者蕴藏于文字间的对猫的喜爱之情。
三、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读一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两段话,体会不同作家是怎样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阅读,体会作家同样的情感不同的表达方法。
四、布置作业。
课外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把观察所得写成一篇观察日记。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运用阅读中学到的方法,学以致用,读练结合,练习表达,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板书设计】
13 猫性格古怪 老实贪玩 尽职高兴时……不高兴时……胆小 勇猛
满月的小猫们:生气勃勃、天真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