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 ? 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并用符号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 ? 2、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3、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能够把物体进行简单的组合,但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无法做到有序搭配。所以本节课,我尽量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等方法去主动发现和获取知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找到简单事物的排列和组合数。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和应用规律,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课开始,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课题。
1、同学们,今天小丑要登台表演,想把自己打扮得有好的舞台形象,小丑遇到了一个难题,正为穿哪套衣服而烦恼呢,同学们你能帮他一下吗?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显示:俩顶帽子,三条裤子)???
2、如果一顶帽子只配一条裤子的话,一共有多少不同的搭配??(学生思考)
二、新授
问题情景,穿衣搭配
?
课件出示小丑的衣服:2顶帽子和3条裤子
(1)????介绍穿法。一顶帽子搭配一件裤子。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才会身临其境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利用帮助小丑搭配衣服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搭配。
(电子白板出示两顶帽子和三条裤子。
学生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汇报时可以直接进行各种衣服的克隆和拖动,按自己的想法搭配,并加以连线,再运用书写功能直接写出每种衣服几种搭配法,很直观,很方便。)
?
(2)????猜想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3)????利用学具摆一摆进行验证。
(4)????请同学利用白板进行汇报,并相互评价。
(5)????运用白板缩小比较两种搭配的方法(一种先确定帽子搭配裤子,一种先确定裤子搭配帽子),得出按顺序可避免重复和遗漏.
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来选择摆一摆、连一连,或是算一算等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渗透“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需要按一定顺序思考”。学生的汇报可能是错误的,那么师生就应共同探究出现错误的原因,是重复、遗露还是顺序混乱的情况。引导学生要么从帽子考虑搭配下装、要么从下装考虑搭配帽子。
(6)????师生共同总结。
三、扩展延伸
?
通过分别增加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的问题活动。
保证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每种搭配方法都找出来,再次强调“按一定顺序思考”的重要性。这样的设计既激起了学生对组合的兴趣,又给了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
(在一个版面,运用书写功能,列式计算)
四、巩固、练习
1、早餐搭配。(通过早餐搭配问题活动,学生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给自己搭配早餐,让学生解决问题。)
(运用书写功能直接请学生上来板书。
用到了白板的遮盖和拖动功能。)
2、白板出示练习题。(路线搭配,巩固已经学习的知识点,开拓学生思维,再次强调有序思考。)
五、小结
请学生说自己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