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1 认识几分之一浙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1 认识几分之一浙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20 09: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及表示的实际意义,能正确读、写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联想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引导学生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一个,学生准备2张长方形纸和3张圆纸片和一只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师:秋高气爽,为了感受田野中的丰收景象,双休日丁丁和冬冬结伴去郊游,瞧,他们带了哪些食品?(学生看屏幕口述)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才公平? 结合学生的交流,揭示: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叫做“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 师:如果把每种东西都平均分成2份,那么每人分得多少呢? (1)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多少? 学生口答算式,教师板书 (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 学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 (3)用哪个数可以表示这个蛋糕的“一半”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师顺势引出新知:谁知道像这样的数叫什么数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知道这里的表示什么意思吗?不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要认识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在这一环节中,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从分食品中,引发学生从已有的旧知“整数”的经验出发,自然体验由“整数”到“分数”的飞跃,引出对“分数”的研究。同时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初步感知“整数和分数”的区别,从而降低学生对分数概念理解的难度] 二、动手实践,建构新知。 (一)认识二分之一的意义。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①我们把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一半”是其中的几份?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揭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一半。 ②左边半个是这个蛋糕的,那右边半个呢?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学生集体回答:) 2、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①学生动手折长方形纸,并给它的涂上颜色。 ②学生交流各种不同的折法。 ③深究: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长方形的? [设计意图:新课标倡导: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亲身体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活动,进一步理解的意义,为后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作了铺垫] 3、观察判断,拓展认识。 ①学生交流,并说明判断理由。 ②小结:只有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才是它的二分之一。 (二)类比迁移,认识几分之一 1、引发学生联想: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2、操作: 师:刚才同学们说出了那么多的分数,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折纸比赛,用你准备的长方形纸或圆纸片折出你想得到的一些分数。 学生自主动手折纸、涂色,表示出图形的几分之一。 3、交流:你是怎样得到几分之一的? 4、深究:(选择折法不同,但用分数表示是相同的学生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问: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或表示? 学生交流后,引导概括: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师小结:像…这些都是分数。 (三)深入探究,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1、引导:从学生作品中随机选出同样大小圆的、。 2、拓展:比一比,想一想,一个圆的和它的,哪个大,哪个小?你是怎样看的? 学生交流想法后,再利用学生自己的作品,对照着比比,加以验证。 谁还用这个圆折出了不同的几分之一吗? 出示一个圆的、 师:你们能比一比吗?小组交流比的方法和结果。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几组比较的情况,请学生上台介绍比的方法和结果。) 同学们,你们能把这些分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吗?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把这些分数排一排后,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和我们平时比较数的大小有什么不同?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师小结:我们在比较几分之一大小的时候,分母越大表示平均分的分数越多,那么表示每一份的分数就越小。 (四)读写几分之一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的分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想写一写这些分数吗? 1、指导书写:教师示范写,学生书空,再独立写几个几分之一,读一读。 2、看图写数:引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看图写分数)。 (五)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师:分数各部分有着不同的名称,你们想知道吗?请大家到教科书P98上找一找,说一说。 1、学生自学教材,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生交流分数各部分名称及具体含义,并自选几个分数说说各部分的名称及所表示的意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实现了教材的重组,在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后,学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分数的读写法,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同时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六)估计、比较、沟通。 1、“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判断,再交流判断的情况。 师:为什么第1幅、第3幅、第4幅中的涂色部分不能用表示?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只有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才能用来表示。 2、“想想做做”第3题的整张纸条全部涂色, 师:这一张纸条可以用数几来表示呢?那下面两张纸条上的涂色部分分别可以用哪个分数? ①学生交流估计结果及估计策略,教师利用媒体验证学生的猜测,并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②整体观察,初步渗透"几分之一"和"1"的联系。 师:看着上面的纸条,你们发现了什么?1里面有几个?你是怎么看的? ③想像拓展:如果继续往下平均分,还可能出现几分之一?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将会怎样?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分数的意义"非常抽象,说不清,道不明,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几分之一"的意义,使"数形"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实践应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6题。媒体出示教科书上的情景图。 提问:请大家估一估,《科学天地》《艺术园地》各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 同桌学生交流估计方法和结果,在全班交流,借助媒体验证猜测。 2、媒体出示:法国国旗、五角星、太极图 这几幅图,让你想到了哪些分数?你是怎么看的? 3、组织学生观看电视上剪切的"多美滋奶粉"的广告。 提问:你从图上看到了哪些分数?最后一个小朋友分到了整个蛋糕的多少? 学生争论后,教师利用媒体演示,让学生自主发现一个蛋糕的实际是一个蛋糕的。 [设计意图:发现分数这一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创新动力,在动手实践、交流讨论中探究新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 四、感受收获,体验成功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分数,谁能说说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小朋友们表现真棒,你还能用分数来说说生活中的事情吗?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把归纳学习内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谈收获,使全体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