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卫星运行时间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卫星运行时间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20 09:3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卫星运行时间
教材简析
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3、34页的内容,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动有趣的人造卫星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兴趣,再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卫星运行时间》中抽象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与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计算过程及算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表内乘法》、三年级上册《一位数乘三位数》、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乘法,这部分知识相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了,知识面广了,生活经验相对丰富了,对于老师的评价也更加注重了,在学习上已有了自主学习、互相交流、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这节课的目的是通过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计算过程及算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以后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理念
1、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学生喜欢的具体情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求知欲望。
2、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使知识更加贴近于我们的实际生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及价值。
3、设计开放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培养学生互相倾听、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4、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以利于分散教学难点,突破重点。
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B、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已学的旧知识(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通过温习旧的知识为本节课的新知识(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作铺垫。
2、通过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演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运用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卫星运行时间》的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克服困难,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根据问题列出算式,自主探究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笔算算理。
2、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温习旧知
师:同学们,在我们三年级我们已经探究了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想必同学们还记忆犹新吧。今天老师就考考你们的计算能力,看谁算得又快又准,同学们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吗?(多媒体课件出示)
123×3 304×2 140×2 224×3 205×3
160×4 22×11 20×13 25×10 23×14
35×26 85×32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师:刚才同学的表现非常好。下面请同学观看下列图片(课件展示我国自主研究开发的人造地球卫星图片,并为同学们简要讲解这些人造地球卫星的故事)。
2、新课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的讲解精彩吗?那么同学们还想知道与人造地球卫星相关的问题吗?(课件出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那么“你知道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3圈、4圈、5圈、、、、、、21圈所需要的时间吗?”)谁能帮助老师说出你从图片中所获得的信息?
可能出现的结果:
A、这颗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
B、这颗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这颗卫星绕地球2圈、3圈、4圈、5圈、、、、、、21圈需要多长时间?
3、师:我能很快算出卫星绕地球2圈、3圈、4圈、5圈、、、、、、9圈的积,那么卫星绕地球21需要多长时间呢?同学们能否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呢?
4、师:要求“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要怎样列式?(114×21或21×114)
5、师:同学们知道这道算式表示的意义吗?
6、估算
师:同学们,在我们计算之前我们先来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想一想再与同桌进行交流,最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可能出现的结果:
A、把114看作100,21看作20,100×20=2000
B、把114看作110,21看作20,110×20=2200
C、把114看作120,21看作20,120×20=2400
师: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好!
7、精算
(1)探索算法
师:114×21=?到底等于多少呢?同学们先把你自己的想到的算法写在自己的本子上,接下来我们进行互相探索交流。
可能出现的结果:
A、114×20=2280 114×1=114 2280+114=2394
B、114×21=114×7×3=798×3=2394
C、竖式
D、表格法
(让同学们都说说各自的想法)
(2)探究算法与算理
师:先用第二个因数(两位数)的1去乘114,等于114,所得的积末位要与各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两位数)的2去乘114,等于228,所得的积末位要与十位对齐,最后把114+2280=2394。(教师规范板书竖式,在计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算理)
(3)比较结果
师:这是我们计算得出的结果,它在我们估算的积的范围吗?
(4)归纳总结算法
师: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用乘数上的那一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所得的积末位要与那一位对齐。(注意:要规范书写竖式)
三、巩固练习
1、巩固算法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探究了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竖式算法,下面就让老师来考考你们学得怎么样,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试一试:275×31
A、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B、让学生板书竖式。
2、知识拓展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将要挑战更加困难的,同学们有信心吗?
试一试:403×4 220×49 435×69
A、学生独立完成。
B、学生板书竖式。
3、知识运用
师:经过上一轮的挑战,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好。现在老师就让你们来当一下小老师,说一下下面这两道题的计算正确吗?错在哪里?教材第34页练一练第2题“森林医生”。
4、解决问题
A、一个回了的水龙头,每分钟要白白流掉168克的水,1小时要浪费掉多少克水?
B、从云南香格里拉到陕西秦始皇兵马俑一个人单程车票需要460元,我们这个旅行团一共是27人,共要多少钱?
四、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34页练一练第3、4题。
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
114×21=2394(分)
1 1 4
× 2 1
1 1 4 114×1
2 2 8 114×20
2 3 9 4
答: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