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起来了》课堂教学详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2、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2、尊重客观事实。
教学重点:
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教学难点:
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
教学准备:
每组1杯温水(带盖子的水杯、提前打壶热水)、2支温度计、2张实验记录单、衣服(学生随身穿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冬天虽然已经过去,可是倒春寒还是让我们穿起了厚厚的衣服。难得的我们湖南还下了几场雪。看到美丽的雪景,茫茫白雪,你们最想干什么呀?玩得开心,可是小手也会冻得通红。
2、你们有什么办法让手热起来?(搓手)
3、好!我们一起搓搓手,体验一下。
4、热了吗?这是为什么?(两只手相互摩擦产生了热)
5、那么,除了搓手,还有哪些方法也能使自己的身体热起来?
6、同学们说得很好,看来能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方法还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学习第二单元第一课《热起来了》
(板书课题:热起来了)
二、怎样给身体增加热量
7、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方法,那么,这些方法又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呢?
A、食物是怎么给我们提供热量的?食物中哪种成分能直接为人体提供热量?
(人体就是一个巨大的化工厂,食物中的淀粉、糖类等物质能被我们的身体所吸收、利用,同时释放出热量)
板书:食物…………吃进食物,产生热量
B、跑、跳等运动不仅能使身体热起来,更有益健康。运动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会热呢?
(心跳加快,血液流动的速度加快,血液循环加快,就会产生更多的热量。)
板书:运动…………加快血液循环
C、烤火……我们为什么能感觉到热?
我们说一个物体温度高,这个高是和什么温度来比较的呢?
火的温度比我们人体的温度高,所以,它把热传给了我们。
板书: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还有哪些方法属于外界的物质给予热量的?大家来看看,这些物体都有个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本身较热。
刚才有同学提到了空调,有没有谁注意过,空调最高多少度?比我们人体的温度高还是低?那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热呢?
没有散热。
D、盖被子、穿衣服我们就会感到温暖,那么,衣、被能给我们的身体提供热量吗?
板书:衣服…………?
三、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
8、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衣服本身能不能发热。你认为衣服本身到底能不能发热?为什么?
9、假如衣服能发热,设想你家衣柜里的衣服会怎样?商场里的服装会怎样?实际上是怎样的?这又说明了什么?
(说明:衣服不会发热)
10、但它能不能给我们的身体增加热呢?
为什么我们在穿上衣服之后又会觉得暖和呢?
11、那么衣服到底有什么作用,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
请大家翻开书本第27页。看看书上是怎么做的。
12、老师想把书上的用品改一改,我们人体是有温度的吧。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代替人体,然后给它穿上衣服?也就是毛巾。先小组讨论老师的这些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设计这个实验的?
13、好!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老师有几点要求和提示。现在开始分配任务了。
14、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情况?
穿了衣服的瓶子,水温也下降了,说明什么?
哪个下降得慢些?说明衣服有什么作用?
15、衣服不能给我们身体提供热量
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空气进入。
16、其他能使人体热起来的方法,大家课后再去试试吧。
四、板书设计
热起来了
搓手-------摩擦生热
食物---------食物产生热量
运动--------加快血液循环
烤火------------传递热量
衣服-------------?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