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 园 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
2.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及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并仿写句子。
3.书写练习。
4.积累古诗。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学、交流,教师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热爱书法。
2.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体会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这一单元我们要训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
2.读读交流平台,分析《军神》这篇课文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内心的。
3.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
4.这一单元的其他课文中,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的。
5.老师要求几个小组分别交流《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这些课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并说说当时人物的内心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平台,学生更能深入地感悟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内心的这一写法,让学生学以致用,运用到以后的习作当中去。
二、词句段运用。
(一)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再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1.学生讨论交流,要求首先找出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并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从动作中体会毛主席见到这封电报起,悲伤得说不出话,吃不下饭,借烟消愁,这是他最心爱的长子,他悲恸欲绝。
(2)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通过黄继光的神态“愤怒、注视、坚定”,理解黄继光对敌人的恨。
(3)将军看了看他们桌子上的罐头,喉咙哽了一下,说:“同志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
从将军的语言、动作中,看出他被岛上战士不畏艰苦、热爱海岛、建设海岛的决心感动。
3.学生交流“焦急地等人”“期待落空”“久别重逢”时的情景。
焦急地等人:等了好久都不见人影,他焦急地望着不远处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如热锅上的蚂蚁般来回走动。
期待落空:当听到他期待已久的愿望落空时,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呆呆地望着远处,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
久别重逢:他终于见到了十几年未见的老父亲,高兴地飞跑过去,紧紧地抱住了父亲。
设计意图:
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刻画人物的内心。
(二)下面的句子写出了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照样子说一说。
1.先读读这两句话,说说前后有什么变化。
2.学生汇报:
(1)沃克医生:“一向从容镇定”——“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沃克医生前后表现的对比,更突出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2)“我”之前对不顺心的事“一笑而过”,现在对这件事却“无法释然”。前后对比,表现出这件事对“我”影响之大。
3.小组交流这样的句子。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
通过前后对比,体会这种写法的妙处。
三、书写提示。
1.学生欣赏书法。
2.书写时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段落要分明。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热爱书法,并能工整临摹。
四、日积月累。
(一)学习《凉州词》。
1.简介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盛唐时期著名诗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善写边塞诗,留下来的诗很少,《全唐诗》仅存6首,但《登鹳雀楼》和《凉州词》足以使王之涣跻身唐代一流诗人的行列。
2.“凉州词”不是诗题,是凉州歌的唱词,它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3.读诗不仅要读得字正腔圆,还要读得有板有眼,读出节奏。
4.小组交流古诗意思: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5.悟诗情。
(1)①“黄河”。
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
②“孤城”。
这座孤孤单单的城,指的是哪座城?师补充介绍玉门关。(出示图片)
为什么作者称之为“孤城”?
看荒漠图景,感受玉门关的荒凉与寂寞 。玉门关在茫茫戈壁滩上,四周荒无人烟,显得那么荒凉、孤寂、冷清,这就是诗句中所说的“孤城”。
(2)理解“杨柳”的双关。
①理解“怨”,思考:埋怨杨柳什么?(不发芽)为什么杨柳不发芽呢?——“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吹不到,杨柳自然不会发芽。战士们是多么盼望见到春风轻拂,杨柳吐绿啊?但在这茫茫高原,那只是奢望。埋怨杨柳有用吗?所以作者说——读后两句。
②杨柳在这里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指的是战士吹奏的是曲子《折杨柳》。介绍古人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③当戍边将士听到羌笛吹奏的悲凉的《折杨柳》时,会是怎样的心情?理解后两句的意思。
④指导读后两句。
(3)感悟“春风” 的深意。
春风,表面指的是自然界的风。它的另一种意思是朝廷的恩惠和关心。
(4)从这些诗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们盼望着春天早日到来,盼着战争尽早结束,盼望着朝廷早点让他们回家,可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朝廷似乎忘记了戍边战士的存在,根本不顾他们的安危。)
(5)结课升华:连年的战争,长年的戍边,毁掉了原本幸福的家庭。战争带给人们多少苦难啊!让我们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让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安宁!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1)解题: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2)补充:湖北的黄鹤楼是江南的三大名楼之一,它与江西的滕王阁、湖南的岳阳楼被称为三大名楼。
(3)简介。李白年轻的时候风流潇洒,挎一把宝剑、带一个酒壶离家出走,云游天下,路过湖北湘阳的时候,认识了当时名满京城的大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整整大了12岁,但年龄的差异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的交往。他们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整天在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李白在诗中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有一年春天,孟浩然要到扬州做事,这对于多愁善感的诗人来说,对于朝夕相处的好朋友来说,真是难舍难分呀!
(4)你知道广陵在哪里吗?它就是现在江苏省的扬州市。
2.读诗,注意朗读节奏。
3.理解诗意。
(1)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2)诗意: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4.感悟诗情。
那孤帆远影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可李白却仍然久久地伫立着,他可能在想什么?(再也没有人与我……再也没有人……再也……)师:李白站在岸边,看着孤帆离开,由近到远,远到消失,从中你感受到什么?朋友之间的友情是多么感人啊!
5.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语 文 园 地
(一)交流平台。
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
(二)词句段运用。
1.体会人物的内心。
2.通过前后不同的表现,体会表达效果。
(三)书写提示。
1.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
2.段落要分明。
(四)日积月累。
1.《凉州词》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