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与pH(提高)
【学习目标】
1、认识水的离子积常数,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
2、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知道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典型例题】
类型一、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例1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思路点拨】考查水的电离的影响因素。可以按上一个知识点中提到的知识,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的因素仍然适用于分析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答案】B
【解析】A项中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后c(OH-)增大,A错;B项中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后,c(H+)增大,但KW不变,B正确;C项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后,因CH3COO-结合H+而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错;将水加热后,KW增大,pH减少,但仍呈中性,D错。
【总结升华】酸、碱的加入对水的电离都有抑制作用,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弱酸弱碱盐的加入以及升温都会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
举一反三:
【变式1】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25℃)=1.0×10-14,K(35℃)=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在35℃时,c(H+)>c(OH-)
C.水的电离程度(25℃)>(35℃)
D.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答案】D
类型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
例2 下列关于溶液酸碱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H+)很小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C.c(OH-)=c(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D.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思路点拨】关于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根本问题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及氢氧根溶液的相对大小;在温度不明确时,不能简单通过pH判断溶液酸碱性。
【答案】C
【解析】溶液的酸碱性最本质的判断标准是H+和OH-浓度的相对大小。如果c(H+)=c(OH-),溶液呈中性;如果c(H+)>c(OH-),溶液呈酸性;如果c(H+)<c(OH-),溶液呈碱性。c(H+)很小的溶液,c(OH-)也可能很小;pH=7的溶液只有在常温下才是中性的;常温下,pH<8的溶液都不能使酚酞变红,可能为酸性、中性或碱性。
【总结升华】因为水的离子积KW随温度变化,故pH>7(或<7)均可能为中性。
举一反三:
【变式1】常温下有三种溶液a、b、c,其中a的pH=5,b中c(H+)=1×10-4 mol/L,c中c(OH-)=10-11 mol/L,则三种溶液的酸性( )。
A.c溶液最强 B.c>b>a C.b溶液最强 D.b溶液最弱
【答案】AB
【变式2】(2019 西城检测)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
A.含有H+的溶液 B.溶液中c (H+)=1×10-6 mol / L
C .pH<7的溶液 D.能够使甲基橙呈现红色的溶液
【答案】D
【解析】A项,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均含有H+;B、C两项,温度不确定,故不能判断溶液的酸碱性;D项,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即pH<3.1时呈现红色,3.1<pH<4.4时,呈现橙色,pH>4.4时呈现黄色,故能够使甲基橙呈现红色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类型三、溶液pH的计算
例3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1 mol·L-1,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 )
A.3 B.7 C.8 D.11
【思路点拨】审题时注意题干中的“由水电离出”,因为酸、碱的存在都会对水的电离产生抑制作用。所以,这两个因素都应该考虑到。
【答案】A、D
【解析】根据水的电离平衡H2OH++OH-知:由水电离产生的c(H+)=c(OH-)=1×1011 mol·L-1,抑制水电离的原因是溶液中c(H+)或c(OH-)增大,若由于c(H+)增大,则该溶液中(mol·L-1),即pH=3;若由于c(OH-)增大,则该溶液中(mol·L-1),即pH=11,故选A、D。
【总结升华】这类题目解决时要注意,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水的电离度减小?是加酸还是加碱?因为加酸、加碱都会引起水的电离度减小,因此对于这样的题目要分成两种情况。无论哪种都以水电离出的离子为基准物,结合KW进行计算。
举一反三:
【变式1】某温度下,纯水的c(H+)=2.0×10-7 mol/L,则此时c(OH-)=________,KW=________,温度不变,向水中滴入盐酸,使c(H+)=5.0×10-5 mol/L,则c(OH-)=________。
【答案】2.0×10-7 mol/L 4.0×10-14 8.0×10-10 mol·L-1
【变式2】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和c(OH-)的乘积为1×10-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的pH一定是9
B.该溶液可能pH=5
C.该溶液的pH不可能是7
D.不会有这样的溶液
E.该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
【答案】BCE
例4 常温下等体积混合0.1 mol·L-1的盐酸和0.06 mol·L-1的Ba(OH)2溶液后,溶液的pH等于( )
A.2.0 B.12.3 C.1.7 D.12.0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该首先考虑酸碱相互发生反应,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判断碱过量,然后再根据过量的碱的浓度求氢氧根浓度,之后再根据水的离子积求氢离子浓度,最后算出pH值。
【答案】D
【解析】该题是酸碱混合的计算,首先要判断哪种物质过量,盐酸溶液中的c(H+)=0.1 mol·L-1,Ba(OH)2溶液中的c(OH-)=0.06 mol·L-1×2=0.12 mol·L-1,故碱过量,又因是等体积混合,故可以求出混合液中c(OH-)。
,
mol·L-1=1×10-12 mol·L-1。
pH=-lg[c(H+)]=-lg10-12=12.0。
【总结升华】求算酸与碱混合后溶液的pH,应根据题目所提供的酸与碱的量的关系,判断出混合后溶液应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必须注意酸或碱的元数。
举一反三:
【变式1】60 mL 0.5 mol/L氢氧化钠溶液和40 mL 0.4 mol/L硫酸相混合后,溶液的pH约为( )
A.0.5 B.1.7 C.2 D.13.2
【答案】B
【变式2】(2019 西城期末)室温下,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大于7的有( )
①pH=4的HCl溶液和pH=10的Ba(OH)2溶液
②pH=4的醋酸溶液和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pH=4的硫酸和pH=10的氨水
④0.1 mol / L的HCl和0.1 mol / L的Ba(OH)2溶液
⑤0.1 mol / L的盐酸和0.1 mol / L的氨水
⑥0.1 mol / L的醋酸和0.1 mol / L氢氧化钠的溶液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①②⑥ D.①③④⑥
【答案】B
例5 在常温下,将pH=8的NaOH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最接近于( )
A.8.3 B.8.7 C.9 D.9.7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混合溶液pH计算。有关稀溶液混合,总体积近似等于两种溶液体积之和。强碱溶液混合,应按c(OH-)计算:c混(OH-)=(1×10-6+1×10-4)/2=5.05×10-5 (mol·L-1),c混(H+)=KW/c(OH-)=2×10-10 mol·L-1,pH=9.7。
【总结升华】按c(H+)计算是错误的,因为在碱溶液中,c(OH-)大,故可忽略不计水电离出的c(OH-)。但此时c(H+)很小,所以忽略水电离的c(H+)会造成误差。
举一反三:
【变式1】将pH=9的NaOH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H+)最接近于( )
A.(10-9+10-10)mol·L-1 B.(10-9+10-11)mol·L-1
C.(1×10-9+5×10-11)mol·L-1 D.2×10-11 mol·L-1
【答案】D
类型四、酸、碱混合时溶液pH、体积比的分析与计算
例6 25℃时,若体积Va、pH=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为Vb、pH=b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a<Vb和a=0.5b。请填写下列空白。
(1)a值可否等于3?________(填“可”或“否”),其理由是________。
(2)a值可否等于5?________(填“可”或“否”),其理由是________。
(3)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思路点拨】本题属于强酸强碱的中和反应,混合后溶液必然呈中性,即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浓度相同。另外再结合a=0.5b解答。
【答案】(1)否 答案见解析 (2)否 答案见解析。 (3)
【解析】(1)若a=3,由a=0.5b可知b=6,与题设pH=b的一元强碱矛盾。
(2)若a=5,则b=10,c(OH-)b=10-4 mol·L-1,中和时,应该有Vac(H+)a=Vbc(OH-)b,即,与题设Va<Vb不符。
(3)由题设,可得:,即a+b-14<0。又a=0.5b,故3a<14,。
又一元强碱pH=b=2a>7,所以。
故a的取值范围为:。
【总结升华】本题的三个设问由易到难,在方法上相互关联,在能力层次上梯次上升,且与数学思想和方法(不等式)关系密切,充分考查思维的严密性和表述的规范性。
举一反三:
【变式1】25℃、101 kPa时,若pH=a的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pH=b的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之前该强酸的pH与强碱的pH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
A.a+b=14 B.a+b=13 C.a+b=15 D.a+b=7
【答案】C
【典型例题】
类型一、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例1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思路点拨】考查水的电离的影响因素。可以按上一个知识点中提到的知识,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的因素仍然适用于分析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答案】B
【解析】A项中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后c(OH-)增大,A错;B项中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后,c(H+)增大,但KW不变,B正确;C项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后,因CH3COO-结合H+而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错;将水加热后,KW增大,pH减少,但仍呈中性,D错。
【总结升华】酸、碱的加入对水的电离都有抑制作用,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弱酸弱碱盐的加入以及升温都会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
举一反三:
【变式1】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25℃)=1.0×10-14,K(35℃)=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在35℃时,c(H+)>c(OH-)
C.水的电离程度(25℃)>(35℃)
D.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答案】D
类型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
例2 下列关于溶液酸碱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H+)很小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C.c(OH-)=c(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D.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思路点拨】关于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根本问题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及氢氧根溶液的相对大小;在温度不明确时,不能简单通过pH判断溶液酸碱性。
【答案】C
【解析】溶液的酸碱性最本质的判断标准是H+和OH-浓度的相对大小。如果c(H+)=c(OH-),溶液呈中性;如果c(H+)>c(OH-),溶液呈酸性;如果c(H+)<c(OH-),溶液呈碱性。c(H+)很小的溶液,c(OH-)也可能很小;pH=7的溶液只有在常温下才是中性的;常温下,pH<8的溶液都不能使酚酞变红,可能为酸性、中性或碱性。
【总结升华】因为水的离子积KW随温度变化,故pH>7(或<7)均可能为中性。
举一反三:
【变式1】常温下有三种溶液a、b、c,其中a的pH=5,b中c(H+)=1×10-4 mol/L,c中c(OH-)=10-11 mol/L,则三种溶液的酸性( )。
A.c溶液最强 B.c>b>a C.b溶液最强 D.b溶液最弱
【答案】AB
【变式2】(2019 西城检测)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
A.含有H+的溶液 B.溶液中c (H+)=1×10-6 mol / L
C .pH<7的溶液 D.能够使甲基橙呈现红色的溶液
【答案】D
【解析】A项,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均含有H+;B、C两项,温度不确定,故不能判断溶液的酸碱性;D项,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即pH<3.1时呈现红色,3.1<pH<4.4时,呈现橙色,pH>4.4时呈现黄色,故能够使甲基橙呈现红色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类型三、溶液pH的计算
例3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1 mol·L-1,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 )
A.3 B.7 C.8 D.11
【思路点拨】审题时注意题干中的“由水电离出”,因为酸、碱的存在都会对水的电离产生抑制作用。所以,这两个因素都应该考虑到。
【答案】A、D
【解析】根据水的电离平衡H2OH++OH-知:由水电离产生的c(H+)=c(OH-)=1×1011 mol·L-1,抑制水电离的原因是溶液中c(H+)或c(OH-)增大,若由于c(H+)增大,则该溶液中(mol·L-1),即pH=3;若由于c(OH-)增大,则该溶液中(mol·L-1),即pH=11,故选A、D。
【总结升华】这类题目解决时要注意,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水的电离度减小?是加酸还是加碱?因为加酸、加碱都会引起水的电离度减小,因此对于这样的题目要分成两种情况。无论哪种都以水电离出的离子为基准物,结合KW进行计算。
举一反三:
【变式1】某温度下,纯水的c(H+)=2.0×10-7 mol/L,则此时c(OH-)=________,KW=________,温度不变,向水中滴入盐酸,使c(H+)=5.0×10-5 mol/L,则c(OH-)=________。
【答案】2.0×10-7 mol/L 4.0×10-14 8.0×10-10 mol·L-1
【变式2】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和c(OH-)的乘积为1×10-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的pH一定是9
B.该溶液可能pH=5
C.该溶液的pH不可能是7
D.不会有这样的溶液
E.该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
【答案】BCE
例4 常温下等体积混合0.1 mol·L-1的盐酸和0.06 mol·L-1的Ba(OH)2溶液后,溶液的pH等于( )
A.2.0 B.12.3 C.1.7 D.12.0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该首先考虑酸碱相互发生反应,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判断碱过量,然后再根据过量的碱的浓度求氢氧根浓度,之后再根据水的离子积求氢离子浓度,最后算出pH值。
【答案】D
【解析】该题是酸碱混合的计算,首先要判断哪种物质过量,盐酸溶液中的c(H+)=0.1 mol·L-1,Ba(OH)2溶液中的c(OH-)=0.06 mol·L-1×2=0.12 mol·L-1,故碱过量,又因是等体积混合,故可以求出混合液中c(OH-)。
,
mol·L-1=1×10-12 mol·L-1。
pH=-lg[c(H+)]=-lg10-12=12.0。
【总结升华】求算酸与碱混合后溶液的pH,应根据题目所提供的酸与碱的量的关系,判断出混合后溶液应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必须注意酸或碱的元数。
举一反三:
【变式1】60 mL 0.5 mol/L氢氧化钠溶液和40 mL 0.4 mol/L硫酸相混合后,溶液的pH约为( )
A.0.5 B.1.7 C.2 D.13.2
【答案】B
【变式2】(2019 西城期末)室温下,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大于7的有( )
①pH=4的HCl溶液和pH=10的Ba(OH)2溶液
②pH=4的醋酸溶液和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pH=4的硫酸和pH=10的氨水
④0.1 mol / L的HCl和0.1 mol / L的Ba(OH)2溶液
⑤0.1 mol / L的盐酸和0.1 mol / L的氨水
⑥0.1 mol / L的醋酸和0.1 mol / L氢氧化钠的溶液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①②⑥ D.①③④⑥
【答案】B
例5 在常温下,将pH=8的NaOH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最接近于( )
A.8.3 B.8.7 C.9 D.9.7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混合溶液pH计算。有关稀溶液混合,总体积近似等于两种溶液体积之和。强碱溶液混合,应按c(OH-)计算:c混(OH-)=(1×10-6+1×10-4)/2=5.05×10-5 (mol·L-1),c混(H+)=KW/c(OH-)=2×10-10 mol·L-1,pH=9.7。
【总结升华】按c(H+)计算是错误的,因为在碱溶液中,c(OH-)大,故可忽略不计水电离出的c(OH-)。但此时c(H+)很小,所以忽略水电离的c(H+)会造成误差。
举一反三:
【变式1】将pH=9的NaOH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H+)最接近于( )
A.(10-9+10-10)mol·L-1 B.(10-9+10-11)mol·L-1
C.(1×10-9+5×10-11)mol·L-1 D.2×10-11 mol·L-1
【答案】D
类型四、酸、碱混合时溶液pH、体积比的分析与计算
例6 25℃时,若体积Va、pH=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为Vb、pH=b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a<Vb和a=0.5b。请填写下列空白。
(1)a值可否等于3?________(填“可”或“否”),其理由是________。
(2)a值可否等于5?________(填“可”或“否”),其理由是________。
(3)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思路点拨】本题属于强酸强碱的中和反应,混合后溶液必然呈中性,即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浓度相同。另外再结合a=0.5b解答。
【答案】(1)否 答案见解析 (2)否 答案见解析。 (3)
【解析】(1)若a=3,由a=0.5b可知b=6,与题设pH=b的一元强碱矛盾。
(2)若a=5,则b=10,c(OH-)b=10-4 mol·L-1,中和时,应该有Vac(H+)a=Vbc(OH-)b,即,与题设Va<Vb不符。
(3)由题设,可得:,即a+b-14<0。又a=0.5b,故3a<14,。
又一元强碱pH=b=2a>7,所以。
故a的取值范围为:。
【总结升华】本题的三个设问由易到难,在方法上相互关联,在能力层次上梯次上升,且与数学思想和方法(不等式)关系密切,充分考查思维的严密性和表述的规范性。
举一反三:
【变式1】25℃、101 kPa时,若pH=a的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pH=b的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之前该强酸的pH与强碱的pH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
A.a+b=14 B.a+b=13 C.a+b=15 D.a+b=7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