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窗 教案+反思(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3.天窗 教案+反思(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20 08:5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天窗
【教学内容】
教科书 P7~9 内容。
【教学目标】
1. 掌握“藉、蝙”等生字,理解“慰藉、锐利”等词语。
2. 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3.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教学难点】
通过和课文产生共鸣,发挥想象,让学生展现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开门见山,谈话导入
1. 我们每个人都有快乐而美好的童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文学大师茅盾先生以自身的童年生活为题材写的一篇散文——《天窗》。(板书课题)
2. 看完这个课题之后,你有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错正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 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3. 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1)对读错的和难理解的字词,老师及时纠正和点拨。
(2)汇报解决问题的相关情况,通过学习,你都解决了哪些问题呢?
4. 学习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
5. 齐读课文。思考: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
三、布置作业,巧设悬念
1. 熟读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2. 学生思考:作者写天窗仅仅是因为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和慰藉吗?还有什么更深刻的含义吗?
第2课时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 回忆: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2. 提问:慰藉是什么意思?(安慰、抚慰。)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你在什么
时候需要安慰、抚慰呢?
二、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的哪些部分触动了你的心灵?反复阅读,体会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 交流汇报,理解课文。 ???
(1)理解:“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①“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在文中共出现过几次 ?????
②课文第一次出现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 ????
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 4 自然段,仔细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心情和想法。?????
④透过这小小的天窗孩子们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
⑤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去掉“唯一”这个词行不行?
(小小的天窗给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他们得以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飞翔,给枯燥压抑的生活带来了色彩,所以说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2)理解:“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①课文第二次出现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 ???? ????
②这扇小小的天窗打开了孩子们想象的大门,是不是透过天窗我们能看到种种事情呢? ?
③师:想象力是神奇的,有了想象,我们才能看得到更广阔的世界。但是,能带给我们想象的仅仅是天窗吗?(不是,任何事物都能让我们去想象。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3. 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段,交流读后感受,进一步品味课文主旨。
三、学习迁移,练习写话
1. 下雨了或下雪了,透过玻璃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
2. 师启发提问: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大家能不能像文中的孩子那样展开想象?现在,老师也为大家打开一扇天窗,请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一笔美好的回忆。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作者的思路一起透过小小的天窗,凭借无穷无尽的想象,感受到了旷达、奇妙的世界。 想一想,还有什么事物能带给你无穷无尽的想象?分享给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天 窗
慰藉(看到???想到)
想象(从“无”到“有”??从“虚”到“实”)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情感真挚,内容看似简单,实则含蓄。教学中,我注意通过引导质疑、情景创设来增加学生的感悟,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情感。同时借助语言训练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学习文中想象的方法,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针对课文难点,通过启发联想和朗读等阅读指导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其在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