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蛋白质、脂肪、糖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课时 蛋白质、脂肪、糖类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9-08-07 17: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课时 蛋白质、脂肪、糖类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食物中的六大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淀粉、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2.学会用相应的实验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培养实验能力。
教学准备:
各种食品包装袋、面粉、花生、小麦种子、烧杯、试管、滴管、摄子、酒精灯、碘酒、清水白纸、挂图等。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第一节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用实验的方法找蛋白质、脂肪、淀粉。一、糖类直接供能者,也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脂肪是储能者,还有防寒和保护功能三、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复习反馈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们每天都离不开食物,这是为什么?食物当中含有保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人必须摄入一定量的食物,才能维持生命,才能进行各项生命活动。那么,食物当中究竟有哪些营养物质呢?不同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是否相同呢?这些食物的生产原料是什么呢?(动植物)食物中一般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大类营养成分。 除水外,其它每类营养成分又包含有很多的种类。(1)检验蛋白质1、 烧蛋白或瘦肉时,能闻到特别的怪味。所以我们用烧闻的方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较多的蛋白质。2、 (2)检验脂肪用花生米或肥肉在白纸上涂,能见到油迹。所以我们用挤压的方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较多的脂肪。(3)检验淀粉向淀粉液中滴入碘酒,淀粉液呈现蓝黑色。所以我们用滴碘酒的方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较多的淀粉。淀粉等糖类,是人类食物中的主要能源物质。人体所需的能量通常有一半以上来自糖类。淀粉等多糖和蔗糖、麦芽糖等二糖,在人体内首先要被分解为单糖(如葡萄糖)后才能被利用。葡萄糖经氧化分解产生能量以供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需要,多余的葡萄糖可以在体内转变为脂肪贮藏起来,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这也是人们吃含大量糖类的食物后容易发胖的原因。脂肪和油是主要的脂质。脂质在体内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是糖类和蛋白质的两倍以上,而且脂质在体内消化和吸收较慢,因此,食用含脂质较多的食物比较耐饿。脂肪是比较高效的能源物质。成年人如果静息不动,每天耗能约8370kJ。这是用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求,如肠蠕动、血液循环、体温等。如果进行一般活动,每天耗能就增加到约12550kJ。照此计算,理论上一个成人进食约700g大米饭或约300g脂肪足以满足一天的能量需要。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成分。人每天都从食物中获得蛋白质,以补充代谢过程中消耗的蛋白质。成年人每千克体重每日需要补充蛋白质10~12g。儿童、孕妇和正处于恢复期的病人,食物中应含有更多的蛋白质。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各种蛋白质所含有的氨基酸种类和数目各不相同。细胞合成某种蛋白质时,所有组成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必须具备。有些氨基酸人体可以自己合成,但也有一些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这些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就是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必须由食物供应。成年人的必需氨基酸有: 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8种。婴儿除需上述8种外,还需要精氨酸和组氨酸。多数动物性食物,如肉、蛋、奶的蛋白质都含有适当比例的必需氨基酸,但多数植物性食物中常缺乏某些必需的氨基酸。例如,大米的赖氨酸含量低,甲硫氨酸的含量高,而豆类甲硫氨酸含量低,赖氨酸含量高。因此,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多吃豆类,能弥补必需氨基酸的不足,这一点对偏爱素食的人来说尤其重要。1、食物的成分中__________,一是主要的供能物质。2、不同的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淀粉和脂肪一样多吗?实验结果能给你什么启示?3、 视广告宣传一种袋装“炸薯条”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你如何去鉴别这一条广告的真伪?炸薯条的主要生产原料是马铃薯而马铃薯中含淀粉(或糖类)较多含蛋白质较少。运用这一知识可直接鉴别广告为虚假的。还可以搜集“炸薯条”中所含营养成分的信息与常见的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品进行比较等进行鉴别。 思考讨论拿出课前收集的一些食品袋,研究它们的营养成分,总结食物当中包含哪些营养物质。填写课本P21页表9-1盒装或袋装食物调查表或动手实验或观看演示实验思考讨论思考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