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节 植物根的生长(第一课时)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们了解了种子萌发成完整的植物体的过程,对植物体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之后,指导他们进一步了解植物体的结构,比如这节课所要学习的结构——植物的根。
本节课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用放大镜和显微镜从宏观到微观依次将根尖的结构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识别根尖的基本结构,进而能说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教师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观察根尖的结构,识别根尖的基本结构,说出各部分的功能。
2、技能掌握与指导:能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体的结构,描述生物体的结构特点,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智能提高与训导: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4、情意修炼与开导:用显微镜真实展现根尖的微观机构,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务实的科学态度。
5、观念确认与引导:通过观察和讨论确定“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根据根尖各部分的结构特点,讨论分析各部分的功能。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1、收集植物根的图片以及与根的作用有关的资料。
2、萌发的小麦种子
教师准备:放大镜、显微镜、根尖的纵切玻片标本
教学过程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种子的胚在吸收营养物质后,胚芽、胚根迅速生长发育,其中胚根发育成植物体的根。那么植物体的根长什么样呢?
生:展示并介绍自己收集的植物的根的图片。(略)
师:植物体的根形态各异,但它们有共同的结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本上萝卜的根的图片以及自己准备的萌发的小麦种子。
生:植物体的根上毛茸茸的。
师:这叫根毛。我们把从根的尖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叫做根尖。这是植物体的根中很重要的一段。请同学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小麦的根尖的外形,小组交流并派一代表描述。
生:根尖的最下部呈淡黄色,往上呈白色,再往上密布白色的绒毛。
师:呈淡黄色的部分是根冠和分生区,呈白色的部分是伸长区,密布绒毛的部分是成熟区。各种植物根尖的结构基本相同,从尖端向上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那么人们又是如何来划分根尖的四个部分的呢?请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玻片标本,了解根尖各部分细胞的大小、形态等特点,小组讨论并派一代表描述。
生:根冠的细胞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排列不整齐。分生区的细胞体积较小,近似正方形,排列紧密。伸长区的细胞体积较大,呈长方形。成熟区的细胞体积也较大,其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
师生共同小结,将根尖各部分细胞的大小、形态等特点填入课本的表格中。(略)
师:根尖各部分的细胞大小、形态各异,它们的功能也各不相同。请同学们根据各部分细胞的特点,分小组讨论各部分可能有什么功能,并派一代表小组间交流。
生:(略)
教师小结:
根冠:冠—帽子也,起保护作用。
分生区:分生区的细胞能够分裂,与根的生长有关。
伸长区:伸长区的细胞能不断地伸长,也与根的生长有关。
成熟区: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加了根尖与外界接触的面积,有利于根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根尖的基本结构,了解了根尖各部分的主要功能。那么植物体的根有什么作用,又有怎样的经济价值,请同学们看课外阅读并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根的作用和价值的资料。
师生共同小结:
植物体的根具有固着、支持、吸收、输导、贮藏等功能。
植物体的根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可供食用、药用,可做工业原料、工艺品,豆科植物的根能形成根瘤固氮。
五、笔记与板书提纲
5、2、1 根尖的结构
结构 功能
细胞的大小 细胞的形状
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
六、练习与拓展选题:课本P 62思维拓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