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运算律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六单元运算律 第55、56、58页。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求加法运算律的进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应用加法交换律进行加法验算,初步感受到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运算律的进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对比、抽象、概括本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进程中得到探讨的乐趣、胜利的高兴,进一步加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致和信念,初步构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换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重点:发现规律,理解和掌握运算律。四、教学难点:概括运算律并用字母示意。五、教学进程:(一) 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发言: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来,课间同学们的运动变得更为丰富多彩了。(出示挂图) 发问:从这张图片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依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题目吗? 指名口答。3.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其中的这两个问题(出示题目)4..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① 应怎么样列式计算?指名回答,老师板书:28+17=45(人)② 追问:还可以写成什么?指名回答,老师板书:17+28=45(人)?
(二) 察看、对比、发现规律1.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得数怎样?2.你能用一个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吗?板书:28+17=17+283.细心地察看这个算式,在等号的两边,什么变了?什么不变?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交流4.你们可以写出几个类似的算式吗? 追问:类似的算式能写几个?指名回答,老师板书。5.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我们发现的规律简单明了地表示出来吗?可以用符号或者字母表示。学生试着写一写。指名回答,老师板书:
①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②△+○=○+△
③甲数+乙数=乙数+甲数6.发言:刚才同学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了我们发现的规律,这些规律叫运算律。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我们发现的规律就可以写成a+b=b+a,这个规律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加法交换律。
7.其实加法交换律我们早就会用了,想一想看,我们什么时候用过?指出:在验算加法时用的就是加法交流律。
(三)探究加法结合律(解答例题,发现规律)1.刚才通过解决第一个题目,我们得到了加法交换律,现在我们再来学习第二个题目,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2.齐读题目(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你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练习,老师巡查。学生汇报,老师板书:(28+17)+23=68(人)28+(17+23)=68(人)3.这两道算式可以写成等式吗?板书(28+17)+23=28+(17+23)4.练习: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45+25)+23 ○ 45+(25+23)(36+18)+22 ○ 36+(18+22)5.比较上面的三组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①每组两个算式中的三个加数相同。
②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6. 显现运算律
①你能从第一个运算律中获得启示,用字母表示出你们的发现吗?试一试。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 a + b )+ c = a +( b + c)②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四)巩固练习
1.练一练
同桌交流,全班订正。
2. 练习九第1题。细心察看,同桌交换后汇报。重点讨论第四个等式,引导学生发现这里同时应用了两种加法运算律。3. 练习九第2题。学生计算,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请学生板演。评讲,让学生领会加法交换律的价值。4. 练习九第3题①下面咱们来比一比谁做得对又快。男生计算每组题中的第一小题,女生计算每组题中的第二小题。
②问:要是让你来选,你乐意做哪一题?为什么?③小结:由于应用了加法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而且每组中的第二小题都运用了加法运算律,所以第二小题做得快。5. 练习九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总结有个成语叫“学有所成”,请同学们说说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 28+17=17+28加法结合律:(a+b)+c=(a+b)+C?? (28+17)+23=28+(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