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情景创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迁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和归纳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作用,了解运用运算定律可以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从中感悟科学验证的方法。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5、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1、能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会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师:同学们,窗外树木新发的嫩芽正提醒着我们,现在已经是春季,细雨滋润大地,万物复苏,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机。最近我们学校也组织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很多同学们都积极地响应学校的号召。看,他们正干的热火朝天呢!(课件出示课本情景图)
仔细观察,图中给了我们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挑一个问题解决:负责挖坑、种树的有几人?
师:同学们,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进行解答。
师板书: 4×25=100 (人)
25×4=100(人)
(2)师:请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结果相同,因数相同)?
那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板书:4×25=25×4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自主调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进入下面的探索部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探索乘法交换律
(1)师:同学们,刚才的两个算式的因数相同,虽然位置交换了但结果是相同的。那么在乘法中这种情况是否普遍存在呢?
你们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生举例。
师板书然后提问:你从中发现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
小组内组织讨论
汇报
师总结归纳:在乘法中只要两个因数相同,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是不变的。
(2)师:你会用字母式子来表示这个乘法运算的规律吗?
板书: a×b=b×a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简明、准确地表述这个规律呢?(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师:这个规律在乘法运算中称为乘法交换律。
板书:乘法交换律
师:在以往的学习中,你曾经运用过乘法交换律吗?(乘法的笔算和验算)
在上述情况使用乘法交换律有什么作用?
(运用乘法交换律可以进行乘法的验算。如12×12345在笔算写竖式时,如果运用乘法交换律调整因数位置,就会使计算变得更简便。)
(3)师:同学们,你可曾见过类似的等式?(加法交换律)
????请说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
????????板书:a+b=b+a???
??师:加法还有其它运算定律吗?(加法结合律)
????????请说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
???板书:(a+b) +c=a+(b+c)
师: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不同?
(加法交换律是关于加法运算,乘法交换律是关于乘法运算的)
(它们的运算符号不同)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利用计算机自主探索、验证,证明乘法交换律的存在,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交流,整合探索的结论,经历了知识的发现过程)
?2、探索乘法结合律
(1)师:我们已经知道在加法和乘法中都有交换律。那么,加法有结合律,乘法是否也有结合律呢?(学生先大胆进行猜测)
(2)师:那么让我们仿照刚才研究乘法交换律的方法,把加法结合律的运算符号替换成乘号举出例子进行试验。
学生进行尝试,然后小组交流,请代表进行汇报。
(3)师:你们能用自己的话和字母准确地表述出这个运算定律呢?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板书:乘法结合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