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乘法分配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5乘法分配律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20 12:5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乘法分配律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p62例5,p63的“练一练”,p65-66的6-8题。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探索乘法分配律,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能用字母表示出乘法分配律。
2.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抽象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乘法分配律,并尝试用符号化的方法表达。
教学准备:课件
学情分析:
乘法分配律在生活中和数学上有广泛的运用,学生对具体的情境中的乘法分配律已经有了模糊的感知,这为学生抽象、概括乘法分配律提供了很好的知识支撑。加之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前面运算定律的经验,对运算律也逐步形成了较成熟的探索经验。
但乘法分配律的表达形式比较复杂,特别出现乘法分配律的变式形式时,孩子不能很好的辨析、驾驭。究其原因,是学生只是记住了它的表象结构形式,没有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本质内涵。基于这样的学情,本节课我更多的借助图形、解决实际问题以及乘法的意义等多方面,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表达,自己建构,从而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涵。
对于乘法分配律,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但他们不知以前的一些知识就是乘法分配律。这节课,就是要将以前模糊感知的知识变得清晰、明朗。但对乘法分配律,孩子也有很多疑问。我们通过前测作业,帮助孩子梳理以前知识,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和问题进入课堂。
前测作业:
填一填。
①12个9+8个9= ( )个9
②40个16+10个16= ( )个16
③53个30=( )个30+3个30
④25个18=2 0个18+( )个18
教学过程:
汇报前测作业(2分钟)
回顾探索方法。(2分钟)
师: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加法交换律、结合律适用于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适用于乘法。以乘法结合律为例,回忆一下当时我们是如何研究、发现这些运算律的?
师:是的,我们先根据具体的题目,写出一个相等的式子。然后猜测:是不是像这样的算式,左右两边都相等呢?然后我们根据这个算式的特点,仿写出一些算式。并用计算的方法进行验证,发现左右两边都相等。最后,对这些等式进行观察,找到了左右分别有什么共同特征,从而发现了这些运算规律。今天,我们继续使用猜想——验证——观察——发现(副板书)这样的学习方法,探索一种新的运算规律——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
教学新课。
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板书:是什么? 怎样表示?
2、导学单一
师:同学们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下面,就让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开始这节课的探究之旅。请看导学单一,请自己读一读。清楚自己的任务了吗?下面开始自学!
导学单一:
自学例5,完成下列任务。
1、两种解法分别怎么想的?将等式补充完整。思考:等式左右为什么相等?
2、等式左右两边的不同点是什么?相同点是什么?
小组交流、汇报3分钟。
师:我们再来回顾这个算式,左边先算6加4等于10,求的是10个24是多少;右边6个24+4个24,也是求10个24 是多少,所以左右相等。
你们听明白了吗?谁能再说一说?(再请2人说)
看到(6+4)×24=6×24+4×24,你能产生什么样的猜测呢?
师问:你们准备如何验证?
课件出示:
3、像(6+4)×24=6×24+4×24这样的等式,请写出1——2个,再验证。
学生汇报时,引导学生用乘法的意义解释左右相等。(汇报:2分钟)
师:大家写的算式有没有左右不相等的?
老师在家也写了很多算式,发现它们确实都相等。你们觉得这样的算式能写多少个?(板书:……)
师:看着这些算式,你们还想研究什么?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你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有些问题跟老师的想法不谋而合,一起看看。
3、导学单二(6分钟)
(1)一起看导学单二(学生自由读题)
导学单二:
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观察这些算式,它们的左边有什么共同特点?右边呢?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②你能用一个算式对所有的算式进行概括,表达出这种规律吗?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汇报
第一题:
请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第二题:
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介绍: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通常我们用字母a、b、c表示这三个数,上面的规律可以表示为:
(a+b)×c=a×c+b×c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分配律。“分配”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在字母表达式上画弧线)
追问:看到(a+b)×c,你想到什么?看到a×c+b×c,你想到什么?
课件出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手指黑板。
内化乘法分配律
师:同学们刚才学得太棒了!为了嘉奖我们,数学王国的国王要送我们一个宝贝。要想得到这个宝贝,我们必须解开四个密室的数学题才行。孩子们,敢接受挑战吗?
第一间密室:
师:首先,让我们进入第一个密室。第一密室的任务是什么呢?
口令接力。(○内填运算符号,□里填数。)
师:口令接力的规则是——电脑随机点学号,被点到的同学读左边算式,同桌答右边算式。如果有困难,可向其他同学求助。
出示第一题,你有2秒的思考时间。
(42+35)×2=42×□+35×□
72×(30+6)= □×□+□×□
说说前两题数要注意什么?(括号里的两个数要分别与括号外的两个数相乘,再相加。)
27×12+43×12=(□+□)×□
15×26+15×14=(□○□)○□
20×39+1×20=(□○□)○□
说说后三题要注意什么?(找相同的乘数)
手指:找到了相同的乘数12,其实就知道了左边是用27个12加43个12,等于27加43的和乘12。
师:恭喜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个密室!
第二间密室:
师:第二个密室,有两个神秘的动画人物等着咱们呢,是谁呢?它们带着数学问题,来向我们请教了,一起听一听。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助熊二解除心中的困惑吗?
学生回答,师小结:看来,要想运用乘法分配律,得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算式特点才行。
第三间密室:
判断对错。
40×50+50×90=40×(50+90) ( )
(100+1)×19=100×19+1 ( )
13×99+13=13×100 ( )
师:拿出随练本。对的打√,错的打×。
同桌讨论一下。
汇报时,每一题都让学生说为什么?
第四间密室:
结合课前提出的问题,谈谈你学习乘法分配律的收获。
2、根据(a+b)×c=a×c+b×c,你还能产生什么样的猜想,如何验证?
四、藏宝室
师:前面就是国王的藏宝室了,到底是什么宝贝呢?
师:让我们一起喊:一二三……, 请出宝贝。
师:听,国王在跟我们说话呢!
国王:同学们,我送给你们的翅膀,一只叫“猜想”,一只叫“验证”。一切伟大的发现都源自于猜想;有了猜想,还要有科学的验证。猜想和验证是研究数学的正确方法。
师:同学们,表面看国王送给我们的是一对翅膀,其实送给了我们研究数学的方法,愿猜想和验证这一对翅膀,带领我们在数学的天空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