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及简便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的例题及试一试和第25页的例题及练一练的第1、2、3题。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2、我会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会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 揭题示标
1、直接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今天我们来学习乘法的另一种运算定律。伸出你的小手指,跟着老师一起板书今天的课题。
2、板书课题
3、学习目标
师: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生齐读。)
1、我能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2、我会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师:要想达到今天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同学们认真的自学。
二、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4和25页的内容,思考下面问题:
1、12×5+9×5这个算式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12+9)×5先求的什么?
2、计算试一试中的题,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3、我们发现的规律叫做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
4、把第25页的例题补充完整,由此可以发现运用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
(独学---交流---讨论---汇报)
(预设时间:8分钟)
三、自研共探
1、自主学习
生看书自学,将自学成果和疑问记录在堂清本上。师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不宜辅导学生)。
2、交流合作(小对子交流)
看完的学生举手示意3秒钟后继续复看,示意给对子和教师,待对子举手后开始交流。主要交流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解题的思路、过程和理由。
3、共同探究(组内交流,可以四人互助组或八人共同体)
小组内的答案尽量统一或记录下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备下一步的汇报展示。
4、汇报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成果的汇报展示。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可以口答、板演或提出问题。小组与小组之间可以补充或质疑,教师尽可能的引导或讲难解疑,及时做好评价。
5、知识小结
汇报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小结。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a+b)×c=a×c+b×c
师:同学们刚才自学的很好,下面到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准备好了吗?
四、学情展示
展示主题:
1、我会填:根据运算定律在□中填上适当的数。
(1)(12+40)×3=□×3+□×3
(2)15×(40+8)=15×□+15×□
(3)78×20+22×20=(□+□)×20
(4)(a+b) ×Ⅹ= □ ×□+ □ ×□
2、我会判:
(1)2×(6+5)=2×6+5 ( )
(2)(25+7)×4=25×4×7×4( )
(3)35×9+35=35×(9+1) ( )
3、我会做:
一张桌子的售价是65元,一把椅子的售价是30元。买3套这样的桌椅一共需要多少元?
要求:
1、 独立完成、对子讨论。
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对子,待对子完成后小声讨论。
2、 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案。
3、 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学法指导:由组长分工:板演、检查、预展(讲解者)。
4、 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学法指导:由一个小组做讲解展示,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也可其他组补充或质疑。展示后,其他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操作指导:教师要在预展时巡视各小组,指导并帮助小组快速分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做到人人有事做。展示小组可根据时间采取轮流、对抗、抽签或指定小组展示,没有得到展示机会的小组要安排课后自改或小组对改。教师要做到实时点评和展示后的激励性评价。
五、归纳总结:
1、这节课学到哪些知识了?(围绕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引导学生自己说出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2、你还有什么疑惑?(对于有疑惑的同学,教师做好课下辅导)
六、巩固提升:
师:让我们用学习的新知识来做作业吧!
必做题:
课本25页第1题(写在课本上)
课本25页第2题(写作业本上)
选做题:
课本第4题
七、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及简便运算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a+b)×c=a×c+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