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相同图样排排队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二方连续纹样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一些知识。
2、技能目标:学习和掌握二方连续的多种描绘技能方法,并进行有创意的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3、情感目标:在二方连续图案的构思、组合、创意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感受二方连续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描绘技能,绘制出有创意的二方连续图案,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掌握二方连续图案创作的特点与规律,尝试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完成二方连续图案。
三、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实物材料等。
学生: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
认识二方连续
● 听一听,教师播放下雨声,请同学们来听一听
师:嘘…….请同学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对,是雨声!
● 师:下雨了,小雨滴们都争先恐后的从天上落了下来,可是雷公爷爷说,孩子们你们这样太乱了,应该把队伍排排好,于是小雨滴们都排成了整齐的队伍。
有的一字排开,有的上下颠倒,排排队还真是整齐呀!其实我们今天上课的内容也和排队有关系,就是第七课《相同图样排排队》。
● 师:什么是图样呢?我们来看几幅图吧,比一比,同样的形象,左边和右边有什么不同?原来,左边的画较为写实,描绘的是物体的具体形象,右边的画较为概括,表现的是物体的抽象图样。这就是图样的特点:简洁、概括、装饰性强。
●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些用图样装饰的器物
(1)陶器:舞蹈纹彩陶盆:内壁以欢歌踏舞的人形相连而成;
鱼纹彩陶盆:外壁以连续的鱼形环绕而成;
还有很多的中外陶器:有这种菱形格纹的彩陶盆,还有半圆形的
几何纹彩陶钵
(2)饰品:这是几款古时候人的项链,他们将石头或者骨头经过简单的艺术加工后巧妙的重复,组合在一起做成项链,装扮自己;还有这些织锦,上面整齐排列着纵横交错的图案。
(3)其他: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先人们逐步掌握了铜、瓷等制造工艺。我们看见在这尊司母戊大方鼎和瓷器上各有着“饕餮”和“龙”的连续重复纹样;这件由红木和白玉组成的白玉链瓶上的玉链上呈现出更多的连续和重复的美。
● 师:思考:这些陶器、饰品或其他物件在外观装饰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结论:这些器物上面无一例外的都是以一些相同的图样进行装饰。
感知二方连续
师:像这样,一个图样向左右或上下两个方向有规律的重复排列,伸展呈带状的连续图案叫做“二方连续纹样”,也称“带状图案”这样的纹样有着“秩序美、节奏美、韵律美”
师: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二方连续,你们发现了吗?
师: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充满魔力的世界,无论是天上飞的鸟还是水中游的鱼,无论是动物的斑羽,还是植物的茎叶;无论是拍拍浪涛,还是行行绿树,无不展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威力。
师:而智慧的人们在享受大自然所给予的连续、重复之美的同时,也积极地创造着。整齐栽种的树林和花圃、架构统一的桥梁和屋顶,处处显示着智者的匠心独具。
师:更常见的是,人们把自己喜欢的图样排成连续重复的花边装饰在衣物上,散发着浓浓的民族风情。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连续。重复的二方连续纹样与现代人的生活联系也越来越多,我们的“衣食住行”中处处有着它们活跃的身影。
师:我们的教室里也有二方连续,同学们一起找找看…….
还有这些你们注意到了吗?
现在请你们也拿出类似的物品,进行摆放,形成一个二方连续纹样,前后座四位同学为一小组。
师:其实二方连续纹样的排列是有规律可行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小雨滴们 是怎么有序排列的。
师:刚刚我们学习了二方连续的排列方法,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请看下面的这些图片,被遮挡住的应该是谁呢?请同学上来表演一下。
创作二方连续
师:我们来欣赏一些美丽的二方连续作品
师:再看一些小朋友创作的二方连续作品
师:经过系统的学习和欣赏,我们已经了解了二房连续纹样的基本创作方法, 下面就让我们给自己喜欢的图样排排队吧!
师: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样并将它排排队,如:动物、植物、人物、日用品、几何形等。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好了作业纸,每张作业纸上有3个长方形条,请把你们的作品画在这3个长方形条里,尽量画饱满一些。
教师巡回辅导
评价作业
课后拓展
除了绘画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创作二方连续?
重复是一种美,生活中处处有重复,所以我们的生活就是重复的美好,让我们珍惜美好的生活吧!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本课是二年级的第四课《相同图样排排队》,其实课题是二方连续图案的另一种说法,充满了童趣,能较好的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本课重难点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得到体现,如“男生女生排排队”等,这不仅让低年级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更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理解美,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课一开始,为了帮助学生认识二方连续的特点和排列规律,我用小雨滴排队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参与者,努力营造共同探究的学习氛围,将学生推向大胆尝试、积极探索的前台,让他们通过主动体验获取相关知识和技能。一个班的几十名学生,能力、爱好、兴趣各有差异,所以面对同一内容、形式的美术作业,学生的执行能力是不同的。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本课的作业层次、形式方面给了学生多元化的选择和自由发挥空间。在本课的作业展示中,出现了表现题材、创作形式各不相同的学生作品,极大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使更多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通过这堂课也让我意识到,如何给予绝大多数孩子而不是极少数有天赋的孩子,在创作中充分的肯定是关键。比如说尝试用能吸引孩子们的充满趣味的语言或其他的奖励性的措施,对孩子进行鼓励。但这些也要建立在充分了解低年级学生的心理与需求上,所以说课堂的评价也应该是课堂精心设计的一部分。一次恰到好处的评价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也是今后我该认真对待与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