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美术教案-2.机器人伙伴苏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2.机器人伙伴苏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1-20 13:4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机器人伙伴》
一、教材分析
在本册教材体系中,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其他三个领域的综合体现。内容关注学生的兴趣又富有时代特点,反映了美术教材内容要体现传统与时代的关系的原则,开阔了学生眼界和思路,实现了科学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本课教学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儿童对科学领域的兴趣。通过对机器人相关知识的了解,使他们深切感受到科技的无穷力量,并产生了丰富的联想、想像甚至幻想,为其树立远大的科学探索精神与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了良好素材。本课所提供的大量图片信息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美术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机器人相关图文、影像的鉴赏,认知机器人的发展情况、科学意义等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了解不同机器人的同时学会如何去以不同的绘画形式来体现。
3、审美目标:初步尝试各种技法的运用,体验美、感受美。
4、品德目标: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优良品质。
5、情感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三、学习内容
本课内容具有丰富的趣味性、知识性、科普性。引导学生欣赏多种机器人的形象,了解其功能、结构、特点,并学会用自己喜爱的工具和废旧材料或其他媒材去构思、绘画、制作想像中的机器人。
1、教学重点:以各种方式方法搜集有关“机器人”的科普教育图文、影像素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通过制作机器人等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实现艺术教学与科普教育相结合。
2、教学难点:在认知机器人的科学意义及其实用价值的基础上,用自己擅长方式的表现出来,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的创造性。
四、建议课时:1-2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具:用于播放、展示声像和图文资料的设备(电脑多媒体、视频展示仪等)。
学具:有关机器人的图片、文字、玩具实物或模型等。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引导阶段。
1)课件展示图片(多啦A梦——机器猫)
①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多啦A梦)/你们知道它还有一个称呼是什么吗?
② 它有一个神奇口袋可以变出很多奇妙的东西,看看它今天带来了什么?
③ 播放视频《机器人历险记》,欣赏机器人造型。
你刚才在片中看到了什么?(各种机器人)
④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机器人伙伴》
2、发展阶段
① 你喜欢机器人吗?你最喜欢什么样的机器人?为什么?
② 你了解机器人吗?什么样的机器才称得上是“机器人”?
A、有一个机器的身体 B、有记忆或程序功能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③ 欣赏图片(ppt)
我们来看一看机器人都有哪些造型和功能的!
④ 你知道机器人的用途吗?你知道的机器人都会做哪些事?
⑤ 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们表现的机器人吧。
欣赏ppt中同学们画的机器人形象和内容。
3、教师演示,讲解作画步骤和方法
① 步骤:A、想 B、画机器人 C、添加背景 D、涂色
② 教师演示(粉笔)
③ 出示彩色范图
4、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① 你准备用什么样的方式表现机器人?
② 你想要什么样的机器人做你的伙伴?你想让他帮你(陪你)干什么?
(你准备表现什么样的机器人伙伴)
③ 作业要求:
A、设计新颖别致、有特点的机器人造型,表现其与人类友好相处的画面内容。
B、画面构图饱满、主体突出、色彩艳丽。
C、注重机器人的造型设计与色彩搭配。
④ 展示与评价。
A、学生自评:说说看你的创意是怎样的?
B、同学互评:你喜欢谁的画?谁表现的机器人你最喜欢?
C、师生互评:
5、课后拓展:
① 分组开展主题辩论赛:(教材主题内容)
a.未来机器人会比人聪明吗?
b.机器人能帮助人,但也会对人造成伤害吗?
② 除了绘画的方式,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表现机器人呢?
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材料制作机器人,并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进行装饰。
③ 总结内容:
许多机器人,对我们来说,现在还只能是梦想。可我们今天对梦想的追求,正是我们对明天科学的探索,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开创科学世界的美好未来吧!
6、板书设计
2、机器人伙伴
多媒体 作业展示
(教师演示)
(彩色范图)
七、教师教学随笔
能否能够成功地调动和利用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是上好本课的关键。通过本课教学应使学生对机器人相关的科普知识有一个基本认识,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巧妙地利用综合材料进行大胆的联想创作,使他们充分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和科学的神奇力量,实现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及科学与美术教育的知识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