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6.3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第一课时)
一、背景和意义分析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继“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后的一节,其中包含了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释放氧气及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三个部分,共需三个课时,此为前两课时。
光合作用的产物种类较多,但主要产物是淀粉,氧气及副带之物。通过实验探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和产生氧气”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但实验由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得做好充分的实验前准备,包括实验材料和学生实验操作的准备,在学生了解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大胆探究,这样就有效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让学生尽量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锻炼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及分析能力,从而实现学习与导学目标。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设计实施“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和产生氧气”两实验,尝、试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和操作过程,并能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
2、技能掌握与指导:分析归纳实验过程,说明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并产生氧气,同时说明光合作用离不开光。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同学间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并提高交流表达能力及动手能力。
4、情意修炼与开导: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鼓励学生在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创新精神。
5、观念确认与引导:通过科学的实验方法,明确实验课的目的,确立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和产生氧气这两个基本观点。
三、 障碍与生成关注:
通过积极参与、动手、动脑,亲身经历,实施对照实验,进行有效探究。
四、 学程与导程活动: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黑纸片,曲别针,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自来水,酒精,碘液,盆栽的天竺葵。
(一) 导入新课:
绿色植物好像是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出产量巨大的有机物,养活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书本86页节头情景图“金灿灿的玉米”中可得知玉米、小麦、水稻一样,种子中高含淀粉,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说明其产物。
(二) 探究过程:
1、学生自行预习实验的操作步骤,并按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共同合作,分析归纳。
问题:①对叶片为什么要暗处理?②对叶片为什么要遮光?怎样遮?③遮光后为什么又照光?④酒精脱色的目的是什么?脱到什么程度为止?⑤滴加碘液应注意什么?⑥根据呈现的不同颜色能判断叶在光下制造的是什么物质吗?⑦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2、教师巡回指导,最后小结。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有利于降低实施难度,提高探究能力。
3、实施探究方案:学生按照教科书中的操作步骤,对暗处理过的天竺葵实施实验方案。
⑴把经过暗处理的天竺葵上的叶片从上下两面用小于叶片的黑纸片遮盖起来,放在阳光下照射30min。
⑵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观察叶片的颜色有没有变化?把叶片放入盛有适量酒精的小烧杯里,水浴加热,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⑶用自来水冲洗叶片,再向叶片上滴加碘液。
⑷稍停片刻,用自来水冲洗碘液,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学生实施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每步应注意的事项,特别是酒精脱色这一步。
4、学生交流,共享实验心得,师生共讨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对人类的作用。
(三)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实验过程得出绿叶在光下制造出淀粉,同时说明光合作用离不开光。
五、 笔记与板书提纲: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小组成员:
探究目的: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材料用具:
方法步骤:
六、 练习于拓展选题:
课下查找资料,我们所吃的那些食物富含淀粉?他们是否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绿
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七、 个别与重点辅导(略)
八、 反思与点评记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