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
【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 ●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 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2. 过程与方法 ●明确太阳系中天体的不同属性并据此对他们进行分类。 ●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绘制太阳系的平面图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教学难点】 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绘制太阳系的平面图形。
【教学对象分析】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六年级学生的课外知识已经相当丰富了,通过日常交流,我了解到学生对于宇宙和天体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知道恒星是有生命的,恒星衰变之后会转变为白矮星,并最终成为宇宙黑洞。他们甚至在此基础上提出过有关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部分问题以及时间倒流的真实度问题。本课在前面简单介绍几类天文现象的基础上对太阳系这一宇宙基本天体结构进行介绍、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初步建立起简单明了的宇宙观,并激发他们进一步探讨无限宇宙的兴趣。
【前测问卷及分析】 设置的问题 设计意图 调查发现及存在的问题 1.太阳系中都有哪些不同类型的天体? 了解学生对于太阳系中天体构成的认识程度。 绝大部分学生知道太阳系有八大行星而不是九大行星;大部分学 生提到了彗星、流星;70%的学生对 于行星、恒星和卫星的划分存在混淆,认为太阳也是行星;几乎没有学生提到矮行星和小行星带。 2.太阳系有八大行星,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它们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由近及远是怎样排列的? 了解学生对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称及距离地球的远近排序是否有一定的认识。 大部分学生知道5-6个行星的名字,60%的学生能够准确写出八大行星的名称,但只有5%的孩子能够准确说出正确的远近排序。 3.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各有特色,比如:木星最大,再比如只有地球上有水有生命,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它们的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呢? 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于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是否有更深入的认识。 绝大部分学生知道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木星最大;20%的学生知道水星最小;40%的学生知道土星有美丽的光环。
2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问题导入 上节课我们分析日食这种天象的成因,谁来描述一下日食形成的原因? 太阳、地球、月球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中间,遮住了太阳光,从而形成了日食现象。 通过回忆上节课内容引入本节 课的第一个新内容。 二、新课 1、明确恒星、行星、行星的卫星的划分标准及与太阳距离的排列顺序。 (一)通过描述太阳、地球、月球三颗天体的特征来明确恒星、行星、卫星的划分标准。 1、简单说来,日食就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相互位置的变化而导致的天文现象。那么,这三颗天体各自有什么特点呢?(你将从哪几方面对它们进行比较,进而进行描述呢?) 2、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描述,我们可以把这些现象归结为自身是否发光发热、围绕对象和体积三个方面。 我们把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天体称为恒星。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 。 (1)太阳系中,能够自身发光发热的天体有几颗? (2)地球自身是不发光的,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我们把围绕恒星进行公转的天体定义为什么呢? 太阳——自身发光发热,体积巨大,地球和月球都围绕它运行; 地球——自身不发光发热,体积比太阳小比月球大,围绕太阳运动?? 月球——自身不发光发热,靠反射太阳光发亮,体积比地球小得多,围绕地球运动?? 恒星 一颗 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