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三位数乘两位数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三位数乘两位数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20 15:0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位数乘两位数
陈兴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 能利用乘法解决一些问题。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在交流估算方法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确定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通过与笔算结果的对比感受到估算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笔算。
教学难点
掌握每一步计算的算理,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类比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学习什么呢?
生:乘法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黑板上写着一个“乘”。
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观察的真仔细!那关于乘法知识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生:乘法口诀,列竖式计算.......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那今天就让我们运用乘法知识来解决身边的一些问题。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看,这是什么?
生:航模兴趣小组招新
师:一年一度的航模兴趣小组又即将开始招新成员了,我们的孔老师说如果想加入就得购买一些新材料,那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新材料的价目表吧!
出示价目表图片
师:以上有3中航模游艇,如果你喜欢买哪种,等一下就用举手表示,老师来做个统计。
这里学生喜欢买3号游艇的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可能只有个位数,另一种是出现两位数的。
假设(1)出现个位数情况:
师:请同学们计算出买每一种游艇各需要多少元?老师边问边答。
师:看来同学们对前面所学的乘法掌握的真扎实!同学们能帮老师一个忙吗?昨天老师在我们2班也做了个统计,他们买3号游艇的有21人,你觉得2000元够付了吗?你是采用什么方法做的?
学生思考
生:够了,我是采用估算的方法。把112看成110,把21看成20,所以110×20=2200,这个值比112×21偏小。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110比112小,20比21小所以积也变小了。
师:还有不同的估法吗?
生:把112看成100把21看成20最后相乘。
生:............
师:看来估算的作用真大呀!虽然它们的每个值都不一样,但它们的方法都对的,都是它们的每一个看成整十或整百的计算。
那老师到底要付多少钱呢,你们会列算式吗?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用自己对数及其他关系的理解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112×21=
师:仔细观察这个算式跟前面几个有什么不同?
生:这个是三位数乘两位数。
师: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
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
(如果统计中出现的是两位数的,那么引导时就不用那么麻烦,就先计算上面的算式来回顾,再观察上面的算式和这个算式有什么不同来引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课题上来)
探索新知
具体计算:
师: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的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解决方法1: 112×20=2240(利用旧知,先算20圈的时间)
112×1=112
2240+112=2352
解决方法2:112×21
= 112×3×7(用21看成“7×3”)
= 336×7(利用旧知,多位数乘一位数)
= 2352
解决方法3:
1 1 2
× 2 1
1 1 2……112×1
2 2 4 ……112×20
2 3 5 2
展示过程中,要让学生说明每一步计算的算理,并让下面的同学给意见,并切且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联系和相同点。
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我们都没学过,你们是怎么会的?
生:按照两位数乘两位数来的,或者是预习过了。
师:那再让我们来理一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师:在讲解的时候,要让学生知道每一步的意思,以及特别要着重点讲112中的2应该在哪里,以及224的4应该在哪里?这个2和4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师:对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其实和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样的,都是用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所得的积的末尾要和个位对齐,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所得的积的末尾要和十位对齐,最后两者相加。
(设计意图:竖式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在学生充分熟悉了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后,教师因势利导把教学转移到本节课的重点,先把竖式中的21分成20和1,着重点点讲解112和“224”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以及他们的位置该在哪里?)
师:那如果全校有37人买3号游艇,那这个时候的算式又该怎么列了呢?
生:112×37
师:你们先想一想你们最喜欢哪种,再说一说你为什么不用其他几种的原因。
学生思考回答
师:分步计算麻烦,表格计算法真麻烦,递等式具有局限性。所以说列竖式是最实用和最简便的方法。那就让我们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来算一下112×37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加以统计反馈。
练一练
第一关:1 3 5
× 4 5
6 7 5........( )×( )
5 4 0 .........( )×( )
6 0 7 5........( )+ ( )
第二关:判一判
1 2 1 3 1 4
× 1 4 × 2 8
4 8 4 2 4 8 2
1 2 1 6 2 8
6 0 5 8 7 6 2
第三关:想一想
13×121=1594 对吗?
(设计意图:本层次练习中要注意落实学生对竖式计算的理解,以及通过练习让学生知道竖式计算中要注意的事项)
五.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1 1 2
× 2 1
1 1 2 ……112×1表示112个一
2 2 4 ……112×20表示112个十
2 3 5 2 ……(112)+(2240)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书中的情境图换成航模的情境图是因为我认为卫星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学生对卫星的了解少之甚少,所以备课时我采用我校的“航模兴趣小组招新”引入一些有关航模的数据,让学生先进行估计,并通过探索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各种方法中引出它的竖式计算。重点是口算,估算和笔算相互结合,相互验证,让学生知道三位数成两位数的笔算步骤:如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怎么算。以及让学生理解每次乘得的积应该写在那个位置上。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我自认为本节课还不是一节完整的课,因为在讲算法多样化的时候,我没有将这四种方法的联系作出归纳以及在最后的练习中由于我的全局观把握的不好导致像13×121的这种计算都没讲。
我没有处理好学生的出现的错误,评课时那男老师很给我的面子,说格式出现错误是以前老师的问题,但我认为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没有指正就是我的错误。
我认为吕老师对于我的那个方法优化上提的建议很对。当时我是想着为了突出本节课竖式计算的重要,所以用上了37这个数据加以说明竖式计算的实用和方便,没想到以后课堂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计算课。这一点说明了我对小学数学教材没有好好去研究,没有好好去解读。
最后,本节课是竖式计算的终结课,我就不知道,学生今天学了这节课,会不会按照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怎么算,这几个步骤去算。从我的担心以及我的不知道中我本节课的重点还没有讲的很清楚。我觉得在课堂中应该尝试着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最后在添加一个三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问题,作为最后的思考题。